|
三尺,也就是約一米,練拳的人要對自己身前、后、左、右三尺的距離有一個危機意識,潛意識里這個距離不允許對手踏入。 因為一米之內(nèi)的距離,人的大腦做不出及時的攻防反應(yīng)。 這個需要訓(xùn)練。 比如找一個武友陪著你練。彼此保持三尺的距離,各持格斗預(yù)備式;彼此一進一退,始終保持大約三尺的距離?;蛘邤尺M一步、我也向自己前腳外側(cè)斜進一步;各自退回原位,退回原來三尺的距離。這樣練,對三尺的安全距離就有一個深刻認識,逐漸習(xí)慣成自然了。 對敵中,一旦對手踏入三尺之距,不能防守,必須主動攻擊,否則反應(yīng)不過來。 進入三尺距離,兩手要過頭,形成自我的頭部保護,要主動攻擊。 三尺以外,七尺以內(nèi),是個對方起腿的好距離。 三尺以外,七尺以內(nèi),要重點防腿,手的位置可以低點,低于肩、高于肋即可。 七尺,大概在兩米左右,這個距離是起腿的最佳距離。 因此,對付腿法,也要有類似的模擬訓(xùn)練。 一個是控制在敵我七尺之距,一進一退,左右迂回均如此。 一個是瞅準(zhǔn)時機,在對方抬腿的一剎那,閃步進去,挨近后對方的腿法就沒機會了,這需要多訓(xùn)練,步法要活,身法要靈,說著容易做著難。 為什么大成拳技擊樁設(shè)立假想敵,要三尺以外、七尺以內(nèi),就是為了培養(yǎng)臨敵時的距離感。 千萬不要弄反了,離得老遠,自己手抬得高高,肩酸得不行,還限制了自己的身法、步法;也不要敵人已踏進三尺以內(nèi)了,手還沒抬起來,腦袋已經(jīng)挨打了。 總之,七尺以外絕對安全,進入七尺防腿,進入三尺別等對方出手,趕緊主動攻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