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中國有名的島嶼,出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腦海里的無非是位于南邊的一些島。那么,中國曾經(jīng)最大的島是什么島呢?還是臺灣島或者海南島嗎?非也。今天,小編則為各位讀者揭開曾經(jīng)的中國第一島嶼的面紗。
大約在六億年前,也就是冰川時期,庫頁島還未與大陸分離,愛奴族的人就居住在這片區(qū)域,他們世世代代不怎么與外人來往。除此之外,赫哲族的人也搬了進來,兩個部落的人友好相處,生活的全部來源都靠打獵與捕魚。 經(jīng)過冰川運動,島嶼與大陸分離,慢慢地島嶼也開始變得荒涼起來。最早發(fā)現(xiàn)庫頁島的國家是中國,《山海經(jīng)》有云:毛人,居海。這里的毛人指的就是吉列迷人。因為最早發(fā)現(xiàn)這片海域,所以就有了經(jīng)營權。庫頁島在中國的歷史上,也屬于重要看護要地。
吉列迷人由于其血統(tǒng)關系,多毛發(fā),與東方人不同,況且生活在如此寒冷之地,需要旺盛的毛發(fā)為其御寒,在閉塞的東方人眼里,他們沒有辦法理解與自己長相不同的人,故稱其“毛人”。 中國對庫頁島的管轄要從唐朝開始算起。島嶼位于中國最北省市的東邊出??冢o鄰鄂霍次,擁有上千條的河流和湖泊。面對這么大的新海域,自然要慎重開發(fā)。819年,唐朝在庫頁島設置了一個貢賦征集機制,目的是讓當?shù)毓賳T向黑龍下游地區(qū)、庫頁島的居民征收賦稅。 庫頁島居民積極向唐政府繳納,因此庫頁島的使者還獲封都尉一職。
1200年,金朝士兵也駐扎此地。在后來的考古中發(fā)現(xiàn)多處遺跡。其中,在庫頁島的北部還發(fā)現(xiàn)了亞歷山德羅夫的相關遺跡。 明朝時期,庫頁島仍然是中國的領土,歸在東北三司的名下。明朝政府在這里管理的井井有條,以至于到了清朝,成為國家的重要領地。 直到1858年,俄逼迫中國簽訂兩項不合理條約——《璦琿城和約》,在這兩項條約中,明文規(guī)定中國割讓庫頁島至俄國。1873年,島上的居民不肯投降與外國人,仍然視清朝為“主人”,向清政府貢獻“貂草”等珍品。俄方知道后非常生氣,阻斷了這場朝貢,以“滅族”來威脅居民斷了與清朝之間的關系。
不同國家對庫頁島的稱呼也不一樣。唐朝稱其為“庫頁島”,取“窟說”同音。“庫頁”是唐朝人對黑龍江地區(qū)的人的一種稱呼,這片島又在黑龍江附近,因此取名“庫頁島”。俄國稱其為“薩哈林島”,這是對滿族語的翻譯,意思是“黑”。在當?shù)厝诵闹?,庫頁島也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名字——kamuy kar put ya mosir。這些英文符號所代表的意思是:天神創(chuàng)造的島。 在二十世紀初,落入日本人的庫頁島又換了一個名字,叫做“華太”。中文翻譯過來就是“河口”的意思。
1858年的條約,拱手相讓的不僅僅是這一個島嶼,還包括其他總土面積為10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換做今日,中國想當于失去了六個省份。 1860年,清政府再次承認條約的合理性,于是庫頁島真正的離開時中國的統(tǒng)治。如今,我們不會在中國的版圖上看到庫頁島的身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