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身處市場,競爭就避免不了,我國的快遞行業(yè)也是競爭和很多年,有的崛起了,有的被市場淘汰了,有的還處于危險的邊緣掙扎,等待救世主降臨,目前,很多的快遞已經和阿里的電商平臺達成了合作,加之外部局勢的變化,國內的快遞行業(yè)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一些快遞企業(yè)面臨倒閉。 
 快遞行業(yè),競爭的是服務,服務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服務速度,一是服務態(tài)度。速度是用戶關心的。記得幾年前,發(fā)郵寄到其他省份需要3到5天,除非發(fā)順豐。當時順風很有優(yōu)勢,有些急件基本上發(fā)順風。此外,在前幾年的"雙十一"中,經常發(fā)生倉庫爆料事件,其核心是整個快遞業(yè)務系統(tǒng)效率低下。時至今日,大多數快遞公司可以在3天配送到外省,幾乎趕上順豐。但是,近幾年順豐的"快"優(yōu)勢正在慢慢減弱。 2019年第一季度,全國完成125.5億件業(yè)務,中通繼續(xù)以22.7億件引領行業(yè),韻達17.8億件,圓通 16.6億件,百世13.9億件,申通12.8億件,順豐98億件。從增速來看,四通和一達的速度幾乎都在40%以上,而順豐只增長了7.3%,這是一個危險信號。如上所述,順豐的"快"優(yōu)勢正在減弱。單票平均收入方面,順豐一季度為23.48元,圓通3.35元,申通3.48元,韻達3.47元,中通只有1.89元,以較低的價格獲得了較高的業(yè)務量。此外,這六家快遞公司占據了77%的市場份額,行業(yè)集中度不斷提高。 
 除了比送貨速度外,行業(yè)還競爭發(fā)展速度,誰跑得快,誰就能贏。從2018年開始,整個行業(yè)都在洗牌,許多二三線快遞公司倒閉。事實上,這些快遞公司的命運已經在2016年決定了,為什么哪?快遞行業(yè)是一個非常大的投資行業(yè),燒錢是非常嚴重的,如果你不建立全國性的網絡,你就沒有優(yōu)勢,但一個站點就有可能投入幾億的資金。因此,從2016年開始,四通一達上市之后,融了不少錢。就連之前堅持不上市的順豐快遞也不得不上市以獲得資金,上市后,這些快遞巨頭加快了布局和效率的提升,不斷壓縮二三線快遞公司的生存空間。這就引發(fā)2018年倒閉潮,但其實他們在之前就已在虧損了。 在這倒閉的快遞行業(yè)巨頭中,我們不得不說這兩家公司,一家是如風達,另一家是全峰,這兩家公司的成長道路并不完全相同,但毫無疑問是在激烈的競爭中,虧損嚴重的情況下倒閉的。 
 上個月,如風達在北京的總部大樓迎來了很多討債人,但不幸的是已人去樓空,工資、貨款拖欠超過7000萬,無人處理。據內部人員介紹,如風每月虧損1500萬。天地華宇將這個爛攤子出售出去也是無奈之舉。事實上,在2014年接手后注定是這一結果,當時的如風達就很弱了,伴隨著凡客的衰落,如風達在不斷的收縮站點,幸好天地華宇接盤了如風達,不然如風達抗不到今天,而是倒閉很多年了, 如風達成立于2008年,從5人做起,起初只是凡客的物流部門,可以說,它是如風達客一路成長起來。2011年是凡客的頂峰,當時它的銷售額高達30億左右。當時,如風達在全國有27個站點,是一家小有規(guī)模的快遞公司。此后,凡客開始衰落,如風開始接受外部訂單,但主要是為企業(yè)服務,量很少。也只能是維持,迫切需要一個實力雄厚的企業(yè)去供血。最后,做公路干線物流巨頭的天地華宇接管了它。 
 兩家業(yè)務似乎是互補的,但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細分,做法完全是不同的。因此,無論是在管理上,還是在業(yè)務開發(fā)模式上,都會存在沖突。據說,接手如風達的那幾年,每年都在虧損。天地華宇接手了這個爛攤子,但悔之晚矣,一面希望做起來,一面又怕投入太多最后血本無歸。在天地華宇收購之后,如風達還經歷了一次賣身。但如風達的新股東似乎是個"老賴"。 一個供應商曾透露,如風達至少欠他們900萬,自2015年以來,如風達是靠幾個主要供應商支持才撐過來的。但這次到總部討債才知道公司的股權已經變更,公司內郵也未發(fā)布任何的信息,但讓供應商和員工不滿的是,新股東通用物流是個"老賴",曾被列入失信人名單,通用物流也曾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遭到法院的強制執(zhí)行。對于出現的而這些問題,供應商只希望有人站出來把錢還上。 
 另一家全峰,曾經是快遞界黑馬,原本很有希望,但卻倒下了著實有點后悔。最重要的是馬云的云峰基金也投資這家公司,現在百世、中通、申通、圓通等都已被阿里收購。全峰成立于2010年,入局較晚,共獲7輪投資,在資金的幫助下,全峰發(fā)展極快,比肩通達系,網點7000個左右,運輸車輛10000多輛,實力不容低估。 三通一達上市后,競爭加劇,全峰的問題也爆露出來,與加盟商之間的矛盾也暴露出來,高管離職等,讓全峰很快陷入困境。據相關數據顯示,近幾年來,全峰快遞的申訴率全國排第一,也就是這幾年問題和毛病很多,其中包括延誤、丟失、投訴等等。當年的全峰快遞與傳統(tǒng)的"四通一達"和順豐首重運價相比,其極為廉價的運費僅為同業(yè)的一半的價格,這就讓它引來了快速的發(fā)展,并長期處于快遞行業(yè)的第二梯隊。 
 但昔日快遞行業(yè)的黑馬,在問題頻出之后,很快就被收購,慢慢消失了。到2019年,最后44輛運輸車也被拍賣,已經徹底倒下了。其實,全峰還是有相當大的優(yōu)勢的。創(chuàng)始人陳加海經驗豐富,曾經在申通和中通做過,還做過行政,經驗加上資金的支持,發(fā)展速度也很好。問題可能在于戰(zhàn)略和管理上,快遞是一個難以管理的行業(yè),人員水平相對較低,關系處理不好,矛盾就會層出不窮,如今就這么倒下還是有點可惜。 此外還有一個大家不太熟悉的快遞國通。國通在前段時間給員工放假的時候就表示,公司從去年就出現了危機,使資金嚴重虧損,全面進行停工后什么時候恢復還沒有定數。國通停工的消息在網上也議論紛紛,有網友表示,國通已經出現人走鏤空的現象,而且加盟國通的商家還要協商退款。關于這個言論,國通的相關人士進行回應稱,國通正面臨改革轉型時期,因成本太高,目前,每天虧損達200萬元,只能暫時停工,避免出現更大的損失。 
 據相關數據顯示,國通擁有人員約50000人,全國各地分撥中心有40多家,運營線路500多條,數萬輛運營車輛,此次暫時停工,也就是說50000人正有失業(yè)的危機。國通背后有大股東,現金流比較好。國通最準確的定位,應該是和背后的股東公司進行業(yè)務關聯,也是其發(fā)展最好的路徑。國通在公司業(yè)務、商業(yè)模式、網絡架構方面都不具備優(yōu)勢,但卻一直效仿排名較前的五大快遞公司,不斷投錢,如此惡性循環(huán),導致了今天危機的爆發(fā)。 今天,四通一達中的四通都已投奔阿里,阿里作為一個超級巨頭為其撐腰,根本沒有什么可怕的。韻達也該作出選擇了,作為行業(yè)老大的順豐,依舊保持獨立,壓力著實不小,阿里和京東快遞行業(yè)布局很大,未來必定和順豐有場大戰(zhàn)。 而對于二三線的快遞品牌,如天天、速爾、宅急送、優(yōu)速快客這些公司,在幾大巨頭的擠壓下,不知道還能獨立生存多久,當然,天天已投靠蘇寧。2019年的洗牌剛開始,將來肯定會有更大的變化。下一個被洗牌的是誰?現在很難說,但日子肯定會越來越糟。 
 不少業(yè)內人士表示,快遞在經過十多年爆發(fā)式增長后,迎來了洗牌期。京東的劉強東在一次采訪中表示,目前,物流服務得到公眾認可的就京東和順豐兩家。伴隨著這兩家的發(fā)展,成本將繼續(xù)下降,利潤將進一步增長,劉強東還預測未來能立足國內快遞市場的可能只有京東和順豐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