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史上最嚴格反墮胎法案通過|深度探討:女性的選擇權更高,還是生命權更高?

 昵稱535749 2019-05-28
32分鐘前

前幾天,#阿拉巴馬州通過史上最嚴格反墮胎法案#登上了微博熱搜。

該法案規(guī)定,在法律生效后,全州將嚴禁墮胎行為,包括被強暴、亂倫等非自愿懷孕的情況。只有當胎兒出現(xiàn)致命畸形或危及母親生命時,才允許墮胎。幫助孕婦施行墮胎手術的醫(yī)生將以重罪(felony)被起訴,最高可被判終身監(jiān)禁。

500

阿拉巴馬州議員、民主黨人士Bobby Singleton公開發(fā)言

此法案通過后,在美國國內(nèi)掀起軒然大波。Lady Gaga發(fā)推駁斥,稱如此嚴格的反墮胎法是邪惡的暴行。

500

Rihanna也在ins掛出那些同意該法案的男議員,并對簽署該法案的州長Kay Ivey喊話:“以你為恥!”

500

不僅在美國,近兩年來,“墮胎”這一話題已經(jīng)在世界范圍內(nèi)重新引起熱議。2018年,愛爾蘭以壓倒性的多數(shù)選擇廢除嚴格的墮胎法,愛爾蘭總理利奧·瓦拉德卡稱此次公投終于消除了數(shù)十年的恥辱。

500

愛爾蘭女性慶祝廢除禁止墮胎法令

今年的4月11日,韓國憲法法院以7比2判定“墮胎罪”違憲,這項持續(xù)了66年的罪名將可能于2021年失效。

500

韓國女性慶?!皦櫶プ铩睂⑹?/p>

“墮胎”為什么會成為一項如此具爭議性的公共議題?獲得令大多數(shù)人滿意的解決方案,又為什么會如此艱難?

*圍繞墮胎的爭議從何而來?

在19世紀以前,西方法律從未視墮胎為犯罪。隨著近代科技的發(fā)展和思想的進步,人們關于胎兒的存在有了全新的思考:胎兒到底是否算人?什么時候開始,胎兒才應該被視為獨立的個體?父母將胎兒生下來,就意味著對生命的“負責”嗎?

一些反對墮胎權的人堅持,每個生命都是最珍貴的禮物,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被放棄。而另一些支持墮胎權的人則認為,要小孩生活在“地獄”中,還不如ta從未出生過。就像電影《何以為家》中的小男孩,從未感受過這世界的溫柔,將親生父母告上法庭,只是因為他們給了他生命。

500

墮胎到底是否應該被禁止呢?今天,我們就從“pro-life(生命權至上)”和“pro-choice(選擇權至上)”這一對矛盾的立場來談談這個問題。

500

對于自由墮胎權的支持和反對,本質(zhì)上是生命權利至上(pro-life)和選擇權利至上(pro-choice)的沖突。

Pro-life: 生命權至上的支持者們認為,政府有義務和責任保護全人類的生命,而不應該因為意圖、生存能力、生活質(zhì)量等方面的考慮而區(qū)別對待。

Pro-choice:選擇權至上的支持者們則認為,每個人,在不干涉他人的前提下,對于自己的生殖系統(tǒng)有無限的自主權(autonomy)。也就是說,在胎兒有脫離母體的生存能力之前,政府沒有權利干涉女性終止妊娠的選擇。

你支持哪一方的觀點呢?我們在KY粉絲群進行了一個小調(diào)查,共收到206份有效反饋。其中,女性77.18%,男性21.84%;有12.14%的受訪有/曾有婚姻經(jīng)歷,13.11%的受訪有懷孕經(jīng)歷。

在“胎兒的生命權”和“女性的(生育)選擇權”中,6.31%的受訪認為前者更重要,而93.69%認為后者更重要。

500

需要注意的是,pro-choice的主旨在于支持自主選擇權,不等于pro-abortion(支持墮胎)。當然這也許與KY關注者這一選擇性的樣本有關,可能表現(xiàn)了關注KY的用戶中有l(wèi)ibral的傾向存在。

500

Pro-lifers(生命權至上的支持者們)普遍認為,生命即是生命,人們不應該因為ta的任何特質(zhì)(例如:基因、出身)而區(qū)別對待。沒有人能夠決定一個生命是否誕生。在他們看來,墮胎就像是一場針對沒有反抗能力的無辜者的謀殺。

更嚴格的生命權派還認為,即使懷孕是強奸等非法行為的后果,胎兒也不應當為ta父親(或父母)所犯的錯誤付出代價。

在本次調(diào)查中,有近1%的受訪認為“女性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墮胎”,因為“孩子都是無辜的,都有出生的權利”,他們相信“生命的到來是上天的旨意,人應該對生命產(chǎn)生敬畏”。

另一方面,的確有些女性在做出選擇之前,并沒有完全意識到,這個選擇在人生中(將)產(chǎn)生的影響。墮胎不僅會帶來身體上的傷害,它所造成的心理傷痕可能需要幾年、甚至一生去消解。

后來我再也沒有懷孕,這大概是對我的懲罰

Lotus,38歲,女,心理教師,喪偶,曾墮胎2次

十幾年前,我懷孕過兩次。那個時候法律不允許在校大學生結(jié)婚生子,我擔心被父母罵,害怕被社會輿論譴責,也因為還年輕,不懂得生命的分量,最后還是決定墮胎。

我總是記得,第二次流產(chǎn)時護士跟我說,已經(jīng)可以看到胎兒的小絨毛。那一刻,我很難過。以后,我經(jīng)常會想到那是兩條鮮活的生命,卻被我給殘忍地殺死了。我甚至在流產(chǎn)后為他們舉行了儀式,保留了一點孩子的組織,然后小心地存起來。

我信奉了基督教以后,教友們都說,一旦我認識到這是個錯誤,上帝就已經(jīng)原諒了我的罪。但我覺得,婚后我再也沒法懷孕,或許就是上帝在懲罰我當初輕率的決定。

醫(yī)生說我受孕困難,可能跟兩次墮胎有關。我也一直對那兩個沒出生的孩子懷有深深的罪疚感,這種心理上的壓力可能也是不好懷孕的原因之一。后來,就一直沒要上孩子,我甚至嘗試過試管嬰兒,都沒有成功。我常常想,因果循環(huán),這是我應得的。所以我現(xiàn)在特別不能接受墮胎這種事情,也許每個人可以遵循自己的信念,選擇自己的取和舍,但孩子來了的話,要順應神的旨意。孩子是上帝送給你的禮物,應該好好珍惜。

在有過墮胎經(jīng)歷的受訪者(n=17)中,64.70%認為墮胎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含認為消極和積極影響同時存在的情況)。表示后悔的受訪者占有相關經(jīng)歷者的11.76%。

500

在調(diào)查中,有64.70%的經(jīng)歷墮胎的女性認為墮胎有積極影響(含消極和積極影響同時存在的情況)。

500

針對Pro-Life,人們普遍持有這樣的錯誤認識:

迷思1:Pro-life反對墮胎權利,是對女性群體的無視和傷害。

事實:Pro-lifers并非無視女性利益。墮胎會對女性造成身心傷害是不可否認的?,F(xiàn)實中,還有很多女性是被迫墮胎的,比如家人強烈反對生產(chǎn)。選擇性墮女胎的案例也并不少見。在這些情況中,禁止墮胎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女性(母親和女嬰)的作用。

迷思2:Pro-life的人只關心繁衍子嗣和出生率,而不關心小孩生下來以后的事。

事實:Pro-lifers并不認為生得越多越好,但節(jié)育的關鍵是謹慎懷孕,而不是墮胎。對于孩子的未來,pro-lifers通常持有更積極的看法:即使出生在不和諧的環(huán)境中,小孩依然有可能成長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

也許有人會覺得,我們家庭條件很差、親密關系也處理不好,孩子如果出生是必然會不幸福的。

但我認為,世事和人都是會變的,人生的很多不確定和意外并不全部都是壞的。孩子甚至可能是改變的一個契機。我見過不少“浪子”有了孩子以后變身好男人,不相信會有“必然的不幸福”的小孩。反而,如果剝奪了ta的生命, 就什么可能性都沒了。

而且,小孩也應當有選擇自己未來的權利,ta出生以后的生活幸福不幸福,那是孩子自己的生活和感受,“父母”并不能以當下的自己的意志去提前干涉ta吧。

——Remy,27歲,男,教育培訓經(jīng)理,未婚

500

500

Pro-choicers支持個體為自己人生做決定的基本權利,換句話說,墮胎與不墮胎,都應當是個人的獨立選擇。選擇權應該作為最基本的人權得到保障。特別是對于女性而言,她可以選擇成為母親,也可以選擇成為其他身份。

在pro-choice的受訪者中,認為女性“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墮胎)”的占比最多,為29.84%(n=57);選擇“只要有正當理由就可以”和“只有在胎兒發(fā)育的一定時間內(nèi)可以”的分別占比29.02%和5.18%。

500

57名受訪出于不同原因支持“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墮胎”,其中“生育權是女性的基本權利之一”(92.98%)、“身體(包括子宮)應由女性自己支配”(85.96%)和“女性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77.91%)為占比最高的前三項原因。

既然我一個人承擔了所有責任和風險,我就有權利選擇

Malibu,30歲,女,外企業(yè)務開發(fā),未婚,曾墮胎1次 

和前男友分手第17天,我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那一刻差點窒息,整個世界都是黑暗的。我被種種情緒包裹著:擔憂,緊張,害怕,自責,怨恨。

男人在整個過程里只參與了播種,以他的經(jīng)濟條件也不可能和我共同撫養(yǎng)這個孩子,告知他得到的僅僅是道歉與不知所措。何況,我們已經(jīng)分手了。于是,我決定墮胎。

當“父親”缺位的時候,女性不僅需要用自己的身體去孕育一個孩子,所有的壓力、負擔也需要女性一個人去面對,那我們當然應該擁有支配自己身體的權利。女性在社會競爭中已經(jīng)是比較弱勢的一方,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可能獲得跟男性一樣的社會認可和經(jīng)濟地位。不能為了還沒有出生的生命,去犧牲原本就有限的女性權利。

認為墮胎“需要正當理由”的人群中,分別有97.06%、97.06%和94.85%選擇了“遭受暴力犯罪導致懷孕”、“有足夠理由認為胎兒的安全狀況存在風險”和“懷孕和生產(chǎn)可能對母體健康造成威脅”。

500

認為墮胎“需要在一定時間范圍內(nèi)”的人群中,“受孕到胚胎心臟開始跳動階段”(29.55%)和“受孕到可以感受到胎動,胎兒機體組織發(fā)育完善階段”(23.86%)選擇人數(shù)最多。前者約在受孕2個月,即6-8周,與美國肯塔基州等4個州規(guī)定的“心跳法案”的合法墮胎時限一致;后者約在受孕6個月,即24周前后,與大部分亞洲地區(qū)法律規(guī)定12-24周前墮胎合法一致。

我們需要掌握選擇權,來對抗人生的意外

是知,28歲,商務銷售總監(jiān),未婚,曾墮胎1次

很多人覺得,女人最終是要回歸家庭的。我可不這么看。生育和別的事情一樣,都是人生規(guī)劃中的一環(huán),而每件事都有適合自己的最佳發(fā)生時機,也沒有哪一環(huán)可以去打亂整個規(guī)劃。

對于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婚育,我很早就規(guī)劃好了:現(xiàn)在很多公司都不招已婚未育的女性,所以我和男朋友都考慮到30歲左右,工作和職位上穩(wěn)定一些了,再生娃。所以年初意外懷孕后,我們并沒有多想就決定墮胎了。手術和前后整個過程中,男朋友也都很用心照顧我。

我一直覺得,人一定要在有能力的條件下,自主決定自己的生活。而墮胎這個選擇讓我重新回到了預定的規(guī)劃里,找回最舒服的生活節(jié)奏。

Pro choicers不是認為墮胎沒有傷害,而是想要從harm reduction(盡可能地降低傷害)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他們同樣尊重生命的可貴和神圣,但也認為一味強調(diào)生命權可能會導致更糟糕的結(jié)果:比如放任孩子在不良環(huán)境中成長;或者迫使孕婦選擇非法的醫(yī)療機構,面臨更高的手術風險。

當人們獲得足夠多的支持、權利以及教育的時候,他們有能力自主做出更多對整體健康有益的決定。因此,pro-choicers認為,應當更多地鼓勵人們的自主性,從而選擇出更適合他們自己的方式。

相比這個沒出生的孩子,眼前的家庭成員更重要

S,33歲,女,私營業(yè)主,已婚已育,曾墮胎1次

我已經(jīng)有兩個女兒了,一個剛上小學,一個剛上幼兒園,都離不開人照顧。我們家是小本生意,每天起早貪黑才能維持一家四口的生活。如果再生一個,肯定養(yǎng)不起。如果墮胎,我就要坐小月子,生計和照顧孩子的壓力會全到我丈夫的身上,還要分心照看我。真是左右為難。最后,還覺得要先顧好眼下。

因為擺在我面前的,是現(xiàn)實的生存問題,我首先要考慮的是現(xiàn)在的家庭成員,如果因為這個孩子加重經(jīng)濟壓力、影響其他人的生活,對我來說更不值得。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不要說兩全其美,甚至無論做什么選擇都會造成傷害,那我也只能挑傷害到的人更少、傷害程度更小的那個選擇吧。

500

針對Pro-Choice,也有一些常見的迷思:

迷思1:支持墮胎選擇權=鼓勵墮胎

事實:女性享有墮胎選擇權,也可以選擇不墮胎。Guttmacher Institute在2018年發(fā)布的報告中稱,反墮胎法律規(guī)定更嚴格的國家,反而有更高的墮胎率,這可能與他們的意外懷孕率更高、以及避孕手段更難獲取有關。換句話說,普及有效的避孕措施,才是根本有效的降低墮胎率的方法。

迷思2:禁止墮胎只會限制想墮胎的人的權利。

事實:墮胎和不墮胎,是岔路的兩個方向,當“墮胎”這一邊被堵上時,走向“不墮胎”那一邊的人就是“被迫”的。他們看似自主做出了選擇,依仗的只是虛假的權利而已。

迷思3:支持墮胎權沒有必要,因為孩子出生后,母親一定會愛ta。

事實:有研究結(jié)果表明,非自愿的懷孕(unintended pregnancy)會提升母親罹患抑郁的幾率,也會加重后續(xù)養(yǎng)育子女的壓力。在壓力、精神疾病等因素的影響下,母親不必然會給孩子充分的愛(Bahk et al., 2015)。

500

需要注意的是,Pro-Choice vs. Pro-Life是討論墮胎權問題時常被選取的一個角度,然而,就像我們的一些粉絲所提到的那樣,它并不適用于所有場合。

在一些邊緣型群體中(marginalized people),比如極端貧困地區(qū),討論生命權還是選擇權至上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對于他們來說,生存的基本保障都還沒有實現(xiàn),無論是生命權利還是女性權利都不可能真正存在。

我個人并不會去墮胎。我不在國內(nèi),如果懷孕了,我可以將孩子生下后交托福利機構。這樣自己不會有心理負擔,同時也可以幫助到想要孩子、且無法生育的人。

但是,我反對將這樣的觀點普遍化,每個人處境不一樣,不是每個人都有我這樣的條件、資源和道德負擔的。不能因為個人的觀點和喜好而限制他人的選擇。

——Bell,24歲,女,醫(yī)生/哲學博士,未婚

心理學家Gillian認為,盡管很多人覺得難以置信,但“是否墮胎”的決定并非一個獨特的決定,它并非一個與其他所有生活決定相隔絕的特殊決定。事實上,它不過是“人們在一生中必須面對的那些選擇”的其中一個戲劇化的、極端激烈的生動案例(Dworkin,2009)。

思考是否墮胎,實際上是在思考什么對自己的人生來說是更為重要的,也是在思考對于所有人類來說,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存活。它實際上是我們對整個世界運行規(guī)則的理解,是我們選擇整體的世界觀、價值觀的折射。

在這次采訪的過程中,我也覺得我更加理解了每一個接受訪談的人。

支持生命權至上的人們未必都是刻板或傳統(tǒng)的“保守派”,他們通常是由于個人的經(jīng)歷,對于天意和命運有著更高程度的敬畏。他們往往有著深刻的生存體驗,這種生存體驗又引導其中一部分人走向了宗教。他們不相信人定勝天,相信自己應當尊重天意和命數(shù)。

選擇權至上的支持者們也不是自私或殘忍的“冷血動物”,他們只是更加重視現(xiàn)實層面的考量,墮胎不是目的,目的是選擇一個可能造成更小傷害的選項,目的是在傷害無法徹底根除的情況下,盡可能降到最低。

我想,每個人都有權利根據(jù)ta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和信任過自己的人生,但我們同時也應該尊重其他人對自己不同的那些世界觀和信念。我們給彼此的那一份尊重,才會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多元和包容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可能是有偏差的——KY的價值觀和它的粉絲群是一個特殊的抽樣樣本,參與者偏差難以回避。

那么,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life or choice,你更傾向哪一種呢?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