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光今人對于裝飾是有流行趨勢的,古代的金銀首飾也有流行趨勢,每個朝代都在變,宋人注重衣冠打扮,講究生活品味,南宋的首飾受當(dāng)時審美上的清淡典雅所影響,比對于北宋時期的繁復(fù),更偏重低調(diào)的奢華,使用佩戴上多多益善,梳妝起來梳篦簪釵琳瑯滿目(梳篦是用金銀包裹梳子的背部),像黃升墓出土的高聳發(fā)髻上,就有鎏金銀釵三件、角梳四把,其他墓葬出土中,也都并有耳環(huán)、指環(huán)、釵飾、配飾等出土物件。另如《夢梁錄》中記南宋人結(jié)婚之時,富貴人家要準(zhǔn)備所謂“三金”的聘禮「金釧、金鋜(通鐲)、金帔墜」,要金銀披掛才算妥當(dāng),求金銀富貴之意。 宋朝是手工制造業(yè)相當(dāng)發(fā)達的時代,金銀器制作也是如此,除了有專門的金銀首飾鋪子,還可以專門請金銀工匠打造訂購,每個工匠也都會有自己熟悉的花樣和拿手的作品,反復(fù)制作之外也會尋求創(chuàng)新。在當(dāng)時,貴夫人們常常佩戴的所謂“頭面”一套,最基本的就包括了三支發(fā)梳、釵一對,步搖一對,貧富者對材質(zhì)和工藝上的要求也不一樣。 從出土物來看,南宋簪釵制作精良,常常取花蝶瓜果等來賦予吉祥寓意,在形制上,甚至發(fā)現(xiàn)了用小金銀珠穿綴其中,達到延展空間的效果。 湖北三天門南宋墓出土了一組首飾,包括金釧四件,指環(huán)三件,耳環(huán)四件,銀魚香囊一件,金霞帔墜一件。此墓多金飾,且四釧同出,可見墓主人身份之尊貴。 金釧形手鐲 南宋,西元1127年-1279年 湖北三天門南宋墓出土 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館藏 直徑5.5厘米 銀釧形指環(huán) 南宋,西元1127年-1279年 湖北三天門南宋墓出土 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館藏 直徑1.5厘米 梅花形耳環(huán) 南宋,西元1127年-1279年 湖北三天門南宋墓出土 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館藏 長2.75厘米 金水晶耳飾 南宋,西元1127年-1279年 湖北三天門南宋墓出土 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館藏 長2.25厘米 寬1.5厘米 金茄形耳環(huán) 南宋,西元1127年-1279年 湖北三天門南宋墓出土 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館藏 長2.4厘米,寬1.9厘米 金方勝形耳環(huán) 南宋,西元1127年-1279年 湖北三天門南宋墓出土 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館藏 長2.4厘米,寬1.7厘米 金萱草紋指環(huán) 南宋,西元1127年-1279年 湖北三天門南宋墓出土 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館藏 直徑1.8厘米 金嵌松石指環(huán) 南宋,西元1127年-1279年 湖北三天門南宋墓出土 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館藏 直徑1.6厘米 銀魚形香囊 南宋,西元1127年-1279年 湖北三天門南宋墓出土 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館藏 縱5厘米,橫10.2厘米 金霞帔墜 南宋,西元1127年-1279年 湖北三天門南宋墓出土 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館藏 縱向9.6,橫6.2厘米 故縣窖藏出土一件銀鎏金手鐲,銀鎏金簪、釵一組。手鐲兩端較窄,中間寬,不相連接,這種開口可以調(diào)節(jié)的鐲子,在唐朝時就已經(jīng)很普遍。這一件銀鎏金手鐲鐲面浮雕折枝梅花、蓮花、菊花、牡丹四種花卉,連枝帶葉的四時花卉,取所謂“一年之景”。
銀鎏金手鐲 南宋,西元1127年-1279年 福建邵武市博物館藏 直徑5.6,寬2厘米
銀鎏金簪、釵一組 南宋,西元1127年-1279年 福建邵武市博物館藏 長16.3,14.5,15.7,18.9厘米 浙江省衢州市史繩祖墓出土金簪,銀鞋一雙?,F(xiàn)藏于浙江省衢州市博物館。
金簪 南宋咸豐十年,西元1274年 浙江衢州市博物館藏 長15.5厘米,重15克
銀鞋一雙 南宋咸豐十年,西元1274年 浙江衢州市博物館藏 長14,寬4.5,高6.7厘米 宋瓷收藏者的學(xué)習(xí)交流平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