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jīng)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strong>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的。 一 則 故 事 一家要求很高的外資企業(yè)招工,一些學歷水平、身高相貌等客觀條件都很不錯的年輕人,過五關(guān)斬六將,進入了最后一關(guān)---面試。可是,未曾想到,沒有提問,沒有出題,短短10分鐘,他們都失敗了。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總經(jīng)理借故離開了5分鐘,這些年輕人便得意非凡,圍著總經(jīng)理的大寫字臺,看看這個材料,翻翻那個資料。10分鐘后,總經(jīng)理回來了,說:面試已經(jīng)結(jié)束。這群年輕人很納悶。 總經(jīng)理說:很遺憾,你們沒有一個被錄取,因為公司從來不錄取那些亂翻東西的人。年輕人一聽,頓時捶胸頓足:我們長那么大,從沒覺得亂翻別人東西是多大的錯,有多么嚴重! 一、禮儀習慣 孩子需要養(yǎng)成的好習慣有很多,包括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以及一些必要的禮儀習慣。首先這些禮儀習慣,爸媽們借鑒下吧,然后教給孩子,讓孩子受用一生。
這些禮儀知識,都是一個人良好修養(yǎng)的具體體現(xiàn),爸媽不僅要教給孩子,而且自己首先要做好。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只有爸媽自己做好了,孩子才會“有樣學樣”,自覺遵守良好的禮儀規(guī)范。 除了這些禮儀修養(yǎng)習慣,爸媽們還要激發(fā)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后面的管理就會輕松很多,可見,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是多么重要! 二、學習習慣 學生階段是良好習慣的關(guān)鍵期,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chǔ)素質(zhì)形成的開始階段。小學階段,重要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習慣的培養(yǎng),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或者像上面那位孩子一樣,雖然很聰明,但就是不愛學習的,往往缺乏良好的習慣。 尤其是新入學的孩子,更應(yīng)該重視習慣培養(yǎng),以利于為后繼學習打好基礎(chǔ),為孩子的發(fā)展打好底色。 下面的這份小學生習慣養(yǎng)成一覽表非常實用,值得家長永久收藏。 1.能獨立并按時完成作業(yè); 2.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握筆姿勢,以及坐姿; 3.自覺閱讀課外繪本(帶拼音)。 1.每天預習; 2.獨立學習和思考能力; 3.作業(yè)干凈整潔; 4.閱讀課外讀物。 1.認真聽講; 2.每天預習復習; 3.積極思考; 4.作業(yè)趕緊整潔并正確率要高。 1.自主學習,提前預習復習; 2.積極思考,對問題有自己的見解; 3.閱讀科普讀物與文學作品。 1.回答問題注重規(guī)范; 2.有收集記錄的習慣,尤其是錯誤的地方; 3.學會舉一反三; 4.涉獵廣泛,關(guān)注時事新聞。 教育就是習慣培養(yǎng),尤其是小學階段。 孩子需要養(yǎng)成的好習慣很多,上面的習慣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習慣,在孩子15歲以前養(yǎng)成,會為孩子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家長要有耐心,堅持做下去,這樣孩子上了高中后就會很省心了。 三、生活習慣 孩子除了要有以上良好的習慣外,更要有以下這些技能,你家孩子都有嗎? 如果說人生是一章樂曲,那人生態(tài)度就是基調(diào),它決定了命運的走向。 1.積極: 對生活有著積極的態(tài)度是相當重要的。當然,事情可能會變得很糟,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以應(yīng)該停止抱怨,尋求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要堅信自我,擺脫負面思維。 2.動力: 要知道達到目標的關(guān)鍵不是紀律,而是動力。如何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勵自己,并體驗完成目標的喜悅心情。一開始,先設(shè)定一些較小的,容易達到的目標,從而逐漸鍛煉這種技巧。 3.拖拉: 這是成年人的常見毛病(甚至小孩也如此)。我同意在某些時候,人們應(yīng)當悠游度日,享受慵懶的時光。但是,當我們必須做某些事情的時候,怎么保證我們能夠按時完成呢?教導孩子要吸取拖拉的教訓,找出他們拖拉的習慣,并且研究如何克服它。 4.激情: 成功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找到使你激情洋溢的事物,并全情投入。你的孩子還無法在年幼時找到這個答案,但是你應(yīng)該指導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激情所在并且對其不懈追求,讓他們了解這樣做的重要性。 我們生活在社會里,就永遠離不開社交,孩子也是如此。 1.合作: 從小,我們就被灌輸競爭主義,這也是成人世界的寫照。結(jié)果呢,卑鄙陷害、互相拆臺、忿恨抱怨充滿了我們的生活。相反,請教導你的孩子,人們是可以達到共贏的,幫助他人成功,將使你自己更加成功。告訴孩子結(jié)交朋友勝于制造敵人,在競爭之前先學會團隊合作。 2.同情: 這是被學校完全忽略的主題。事實上,孩子在學校學到的往往不是同情并幫助他人,而是增加別人的難處。應(yīng)該教導孩子設(shè)身處地地了解別人,并去幫助別人擺脫痛楚。 3.愛心: 愛心和同情是雙胞胎,同情著重于減輕別人的痛楚,而愛心則是希望他人幸福。這兩者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 4.傾聽: 我們的孩子在學校學習到如何傾聽了么?或者如何與人交談么?也許這就是為什么許多成年人都不具備傾聽這個重要能力的原因。要孩子學會如何真正地傾聽他人,從而能夠理解和感覺他人。 5.交談: 交談與傾聽是緊密關(guān)聯(lián)的,而學校并沒有教導孩子交談的藝術(shù)。事實上,學校告訴孩子在大部分情況下交談是不對的,然而我們往往需要的是互相交談,而不是教導。這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技巧,從小就應(yīng)該在家里實踐。請學會與你的孩子交談,而不是只要他聽話。 怎么樣生活得舒適有條理,是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遺產(chǎn)。 1.家務(wù): 如何保養(yǎng)和維修房屋的各種物件,包括管道、電器、冷暖設(shè)備、油漆、蓋屋頂、剪草等等。掌握進行基礎(chǔ)維護的工作和方法,并且知道什么時候該叫專家來幫忙。 2.清潔: 太多的成年人沒有學會如何送洗衣物,如何清潔房間,如何使房子井井有條,如何進行每周、每月的大掃除。不要只是讓孩子做這做那,而要他們真的學會這些事情。 3.組織: 讓孩子學會如何擺放文件,如何讓事物各就各位,如何建立待辦事宜,如何建立工作流程,以及如何集中精力在重要工作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