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鱔是一種優(yōu)質(zhì)的滋補水產(chǎn)品,一般用于做菜、粥、湯等方式,每次食用黃鱔都要進行現(xiàn)場加工,食用口味單一,食用極不方便,而經(jīng)多道工序加工制作的香酥鱔魚段,以口味純正、色澤鮮明、味道鮮美、氣味芳香的優(yōu)勢,能夠滿足人們對鱔魚加工產(chǎn)品多樣化的要求。 一、材料及設(shè)備主料為湖泊、水庫、河流等水域所產(chǎn)的黃鱔。輔料為大豆油、香油、花生仁、黑芝麻、核桃仁、腰果、食鹽、花椒、八角、香葉、桂皮、生姜、白酒等。設(shè)備有夾層鍋、腌制缸、高壓滅菌鍋、油炸機、真空包裝機等。 二、加工工藝1.工藝流程 原料處理→腌制液配制→腌制→油炸→調(diào)制→真空包裝→殺菌→保溫檢驗→成品入庫。 2.原料配比 鱔魚15%~20%,大豆油5%~8%,香油3%~5%,花生仁3%~5%,黑芝麻4%~6%,核桃仁4%~6%,腰果3%~5%,腌制液15%~20%。腌制液的配比:食鹽10%~12%、花椒1.5%~2.0%、八角1.5%~2.0%、香葉1.0%~1.5%、桂皮0.5%~1.0%、生姜1.0%~1.5%、白酒1.5%~2.0%、水78%~84%。 3.工藝技術(shù)要點 (1)鱔魚段制作:把鱔魚篩選后放入清水中,每天換3次新水,經(jīng)過5~7天,待其體內(nèi)排泄物排盡后取出,去除魚頭、內(nèi)臟,剔除脊刺等各種魚刺,切成6~8厘米的鱔魚段。 (2)腌制液配制:食鹽12千克、花椒2.0千克、八角2.0千克、香葉1.5千克、桂皮1.0千克、生姜1.5千克、白酒2.0千克、水78千克,放入鍋內(nèi),用大火煮開后,再文火煮30~40分鐘,撈出花椒、八角、香葉、桂皮、生姜,晾涼備用。 (3)鱔魚段腌制:把步驟(1)中所得鱔魚段在腌制液中腌制5~8小時,鱔魚段從腌制液撈出控干。 (4)輔料制作:按上述原料配比取花生仁、黑芝麻、核桃仁、腰果,分別炒熟后粉碎,過60~80目篩網(wǎng),制成花生仁粉、黑芝麻粉、核桃仁粉、腰果粉備用。 (5)油炸鱔魚段:油炸機內(nèi)加入大豆油,油溫升至140~160℃,放入步驟(3)所述鱔魚段,炸至鱔魚段呈黃色、酥香時撈起。 (6)調(diào)制鱔魚段:用夾層鍋加入香油,油溫升至80~100℃時加入鱔魚段,待油溫低于70℃時加入蜂蜜、花生仁粉、黑芝麻粉、核桃仁粉、腰果粉調(diào)勻出鍋,即成香酥鱔魚段。 (7)真空包裝:采用三層復(fù)合袋,計量包裝,真空封口,分袋包裝即成開口可食的香酥鱔魚段。 (8)殺菌:將包裝好的香酥鱔魚段置于紫外線滅菌室殺菌消毒,消毒后密封即成。 (9)保溫檢驗:抽取一定量香酥鱔魚段袋,常溫下檢驗,判斷成品是否合格。 (10)成品入庫:經(jīng)檢驗,成品合格的香酥鱔魚段入庫暫存,并及時運輸銷售,在產(chǎn)品合格期內(nèi)食用。 三、小結(jié)中醫(yī)認為鱔魚肉性味甘、溫,歸經(jīng)、肝、脾、腎經(jīng),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補肝腎、強筋骨、祛風(fēng)濕、治虛損之功效,黃鱔肉嫩味鮮、營養(yǎng)價值高,能夠提高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滋補功效特別好。鱔魚經(jīng)過加工,再配合蜂蜜、花生仁、黑芝麻、核桃仁、腰果后,適合不同人群的營養(yǎng)需要。 (山東微山縣傅村漁技站 楊成勝 郵編 277600) |
|
|
來自: 千秋大業(yè)一碗茶 > 《360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