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成:炙黃芪30g,人參10g,白術(shù)20g,川芎10g,當(dāng)歸10g,五味子10g,桔梗6g,陳皮6g,炙甘草10g。 功效:益氣養(yǎng)血升壓。 主治:血壓過低引起的頭暈、乏力。 用法:每日一付,水煎兩次,分兩次溫服。 注意事項:禁食白蘿卜。 方解:低血壓主要是因為氣血不足所致。方中黃芪、人參、白術(shù)補氣健脾,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運化功能增強,氣血生化自然源源不絕,故共為君藥。當(dāng)歸、川芎補血養(yǎng)血活血,溫而不燥,滋而不膩為臣藥。五味子收斂精氣,防止氣血散失,妙用少量桔梗引氣血上行直達巔頂。補氣之品容易壅滯氣機,用少量陳皮燥濕理氣,三藥共為佐藥。炙甘草益氣健脾,調(diào)和諸藥,而為使藥。諸藥合用有明顯升高血壓作用,是劉醫(yī)師多年臨床經(jīng)驗方。
二診:眩暈、乏力明顯減輕,血壓100/60mmHg,效不更方,又予本方五劑。 三診:眩暈、乏力已消失,血壓110/70mmHg,告愈。 |
|
|
來自: 老鬼哇事 > 《中醫(yī)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