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悠久的鐵牛廟會充滿著美麗動人的色彩。歷史文獻記載、民間傳說、風俗民情,以及大量有關“嫦娥奔月”、“羿射九日”、“玉兔搗藥”等天文漢畫像石的出現,都可見證“嫦娥奔月神話”起源于古老的南陽。位于伏牛山南麓的南召縣至今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嫦娥奔月之前,她家里養(yǎng)了一頭神牛,因逃避王母娘娘捉拿,鉆入地下隆起了八百里伏牛山,它的角露在了今天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在這里就有一個狀似牛角的鐵質圓錐體露出地面一尺多,后人建鐵牛廟祭祀?!睹骷尉改详柛尽份d有“南召縣祀典”:鐵牛廟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其地有鐵類牛頭角。另據清乾隆《南召縣志》記載:“廟外有鐵牛角,出土數寸,其下愈挖愈粗,俗傳頭在河南,尾在陜西,中八百里,俱為伏牛山。”《南陽民族宗教志》記載,鐵牛廟始建于東漢時期。 當地還流傳著這樣的俗話:“旱天就挖鐵牛角,挖了鐵牛下(雨)滿坡”。嫦娥奔月是一個內涵豐富、美麗動人、象征團圓的神話故事,并由此衍生出中國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中秋節(jié)。 鐵牛廟 下公路二三里,轉過一處零落著三五戶的小村,水邊就是鐵牛廟了。廟宇更不像樣,幾如大戶人家宅院。我們都很失望。那廟里供塑的,有一尊牛樣的神。其實是野人般的臉面,黎黑中閃爍一對圓溜溜的眼睛,長耳上聳起兩只大角,這就是鐵牛神了。還供有龍王爺、土地爺、玉皇大帝,塑工太差,極不成樣。 就沒有心情在廟里看。院里有幾通碑,都是近些年立的,詳述了廟的歷史和傳說,倒耐尋味。一則說的是嫦娥奔月,這神話被南陽市政府確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了。這故事,天下人共知。說的是嫦娥家就在這分水嶺下面,養(yǎng)了一頭神牛。王母娘娘派人偷了去,專門為她耕種蟠桃園里的田。牛想家了,想嫦娥了,就偷跑了回去。王母娘娘惱火了,派天兵天將來擒它,它沒處躲,就鉆進大山里面。這山綿延八百多里,以后就喚作伏牛山了。王母娘娘哪里肯饒,派天將看著。它也就化為鐵牛,隱在地下,永無出頭之日。但它的一只角,還是在老家的地方頂出來探望。人們就在此建了廟。 我們的興味引燃了,支書陪著,紛紛去看牛角頂出的地方。然而那只是一眼井,井口約一米方圓,兩尺下面就是水,綠綠地浮著一層萍藻。我們失望透頂。 支書說,這里原是一條驛道上的街,鐵牛角就在街的東側,略低于路面的。后來,下面修了水庫,街道淹沒了,地面淤積一米多高,牛角就埋住了。過去,村人們試著去挖,但越往下面,牛角越大,堅硬無比,誰也不知道下面到底多大。有人說,這鐵牛就藏在八百里伏牛山下,這僅是它的一只角啊。村民們打井,或是在附近二三百米的范圍里挖窖,六七米深,就挖到鐵石上了。國家的專家一撥一撥來了,經鑒定,這牛角是隕石,和山東莒南著名的石鐵隕石一樣。 我們好奇起來,急著要看隕石的標本。支書說,過去廟里存了幾塊,都被來訪的專家們帶走了。山坡上、河谷里也散落的有,好奇的外來者聞風而動,到處去撿,能發(fā)現的都撿走了。現在,如果幸運,只能覓到一點碎渣了。我持棍向那井里探探,隱約地,觸到牛角的輪廓了。 但這塊隕石到底有多大呢?連專家也不敢斷定。我們四處張望,這才仿佛覺得是陷在一方谷地,四圍都是騰起的山坡。那么,很可能這個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落在這片山野,砸出了這塊谷地。支書說,1958年大煉鋼鐵,有人提議將鐵牛角挖出來煉鐵。于是用炸藥崩。但崩了幾炮,只炸下一些碎塊,根本炸不開,也就放棄了?,F在開放了,人們對幾千年的漢代古廟有感情,廟宇重新恢復。怕隕石的說法傳開了,外地人來挖,村民們提議砌成一眼井,把鐵牛角保護起來。據說這廟過去是很有靈性的,如果天旱了,人們就到廟里上香,然后去挖那露出的鐵牛角,挖著挖著,雨就下起來了。當地有一句順口溜叫:“旱了就挖鐵牛角,挖了鐵牛下滿坡?!边@“挖”的意思,實際是搔癢,搔得神牛癢極,就知道是老家的百姓莊稼旱了。
我們中的好事者就建議籌上一大批錢,用現代化的挖掘設備將隕石徹底挖出,以供世人觀瞻,那么,門票費就很可觀了。有人附和起來。但老支書聽了,微微一笑,沒說什么,卻把虔敬的目光投向了廟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