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們在寫故事的時候,就是讓讀者感覺像在看電影一樣。當我們寫下一句話的時候,可以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這句話攝像機能夠拍下來嗎?這句話的聲音能夠被傳達嗎?” 編者按 //要展示,不要講述 在創(chuàng)作中使用展示,而非言說。 我們在講話或是寫東西的時候常會用一些非常簡單的語句來進行概括,比如說“麗達是一個很好的人”,其中“很好”就是一個概述。 但當別人聽到這句話之后,并不會知道她好在什么地方。只說“麗達是一個好人”,很容易,也很簡單,但是大家聽了很乏味,也不感興趣。但如果我們有一個具體的場景、具體的對話、具體的行動來讓大家看到麗達是多么棒,那讀者馬上就非常感興趣了。 我們在寫故事的時候,就是讓讀者感覺像在看電影一樣,盡力讓每一個細節(jié)都非常生動。我讀過一些沒能出版的小說,發(fā)現(xiàn)它們都有一些通病,那就是充斥著大段的概述,看不出故事到底要發(fā)展到哪兒去、主人公到底會怎么樣,這些小說會讓人覺得很悶。這就好比你去看電影,卻只能聽到畫外音在告訴你能看到什么,但是你看不到任何電影畫面。 當我們在寫故事的時候不要簡單的只是講一個故事,你要想我是在拍一部電影,我要讓觀眾們聽到、看到、感受到當時的情景。 當我在寫故事的時候,或者在教大家寫故事的時候,會時刻謹記自己希望讀者能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很多人都非常容易陷入一種講述的模式。因為對大腦來說,只要簡單的說一句這個人很好、有一場戰(zhàn)爭,會非常輕松,但是當我們設(shè)身處地的想到那場戰(zhàn)爭、以行動展示這場戰(zhàn)爭的時候,難度就相當大了。 比如說兩個人在打仗,我們只要說這兩個人彼此刀劍相見就可以了。但是你如果要寫一個場景,就需要動用大腦、情感和想象力,你的思維全部都要調(diào)動起來,你要付出相當多的精力。但是只有當作者真的付出了那么多、全身心把這個場景再現(xiàn)出來的時候,觀眾才愿意讀下去。 當然,展示也是有技巧的,你不可能一下子什么都展示出來,需要循序漸進,讓大家看到一點,再看到一點,慢慢的看到更多。 在小說當中,我們需要跟讀者進行大量溝通,無論通過講述還是展示,目的都是要傳遞信息。我說的“不要講述,要去展示”,并不是說寫作時不能跟讀者介紹一些基本的信息,而是說我們應(yīng)該通過一種更有意思的方式進行介紹。 我們在創(chuàng)作中主要是通過場景、人物、行動、對話來展示故事。大約95%的故事都是由對話、行動、場景組成。在小說創(chuàng)作當中,其實大部分的信息和細節(jié)都是通過場景來展示的。 我們也可以通過對話來展示,但是要非常的謹慎,不要為了交代信息而刻意去制造一些不合情合理的對話。比方說,如果我是飛行員的一個老戰(zhàn)友,卻對他說,你當年還做過飛行員,可是后來又受傷了,給你留下了這么重的創(chuàng)傷,這個就沒意思了,這是對讀者的一種欺騙。 因為現(xiàn)實生活當中不會看到有人這么跟老友講話。還有一種是偷偷摸摸的講述,例如在寫小說的時候說,這個曾經(jīng)在空軍服過役的、受過傷的、心理留下陰影的前飛行員怎么怎么樣,這也是一種欺騙。 我有兩大法寶可以幫助大家做一些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 1.沒有被告知充分信息的玩偶 有時候我會為兒童劇寫一些小劇本,兒童劇會涉及一些木偶,劇情需要通過玩偶來展示。 通常在開始前我們需要向觀眾介紹一些必要的信息,但是作為舞臺上的兩個木偶,他們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身處什么樣的場景,他們之間是什么樣的關(guān)系。 假設(shè)我們是兩個玩偶,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現(xiàn)在是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事情,如果在演出的時候我們跟坐在下面的玩偶說:你知道嗎?我們現(xiàn)在正在人民大學跟大家講創(chuàng)意寫作。這樣的講述就是很沒有必要的。 但是就在這時,又來一個新的玩偶,他可能會問:你們這些人在干什么呢? 然后臺上玩偶會說:我們現(xiàn)在正在這里開一個創(chuàng)意寫作的論壇。 新的玩偶又會問:這個論壇是干什么的呢?這時臺上的玩偶自然而然的就會把論壇的背景介紹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兩個玩偶之間的交流就是有意義的。 2.辯論 假設(shè)有這么兩口子,丈夫在跟妻子談話,丈夫?qū)ζ拮诱f:今天你去接孩子吧,他要放學了。 妻子說:今天是我第一天上班,怎么能讓我去接孩子呢? 接著丈夫說:你看看你,你要不是上一份工作丟了,怎么會去找新工作呢? 妻子說:要是你掙的錢夠多,我根本就不用去工作。 所以這口子在吵架,就把陳年往事都說出來了,我們讀者就在他們爭吵中知道了故事背景,這種表達方式是合情合理的。 當我們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不要去講述這個事情怎么樣,而是要像畫圖一樣把它畫出來、展示出來;不要使用總結(jié)性的語言,而是要戲劇性地去描述。 默片場景練習可以幫助大家訓練用行動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大多數(shù)人只要一寫對話,就會成段的敘述信息,把對話看作是傳遞信息的手段,但是設(shè)計這樣的對話會很無趣,讀者也不會好奇,你的表現(xiàn)力就會顯得特別的弱。 當你透過行動真的讓我們看到這個人物的內(nèi)心真實世界之后,對話就會變得合情合理。 //創(chuàng)造真實可信的獨白 初習寫作的作者經(jīng)常會借用大量的內(nèi)心獨白,而大多數(shù)的內(nèi)心獨白都是在解釋問題,所以就顯得特別不真實。 真正的內(nèi)心對白其實不是這個樣子的。舉個例子,如果說男主人公看著妻子的照片想起5年前發(fā)生的事情,就會讓人感覺不太真實,也不夠感人。因為你只是在用這種手法交代一些基本信息,讀者無法看到人物的變化。創(chuàng)作真實可信的獨白對作家來說是一大挑戰(zhàn),我這里有一些原則可以供大家參考。 1.盡量避免回憶 不要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把讀者帶到回憶中,而是讓主人公的內(nèi)心獨白自然流露。因為如果你刻意回憶,不知不覺就會說陷入講述的圈套中去。 真正的內(nèi)心獨白在于主人公在想什么,而不是說回憶起了什么。不要總想著面面俱到的把所有信息都交代出來,因為所有事情都是一步一步走向真相的,內(nèi)心獨白的真實性或者神秘性就在于要一步一步的讓讀者看到這個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如果我們把所有的具體信息都一覽無余的都給了讀者,那故事就沒有任何懸念了,大家也就不會有任何期待。 我本人在寫故事的時候完全不想使用任何概述,我認為這種寫作方式?jīng)]有意思。 2.吸引讀者的兩個條件 第一個是確保你所交代的信息都是讀者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的信息,而不是一股腦的給出所有信息。 第二個確保你所交代的信息對故事發(fā)展至關(guān)緊要,一旦有任何缺失,這個故事都不能再進行下去。比如說007電影中,主人公始終身負使命,如果這個使命一開始沒有交代,電影就沒有辦法進行,這個信息對觀眾來說至關(guān)重要。 本期編輯 | 唐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