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重要的哲學思想,是人生的總遵循。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核心思想之一,是人生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 心身合一是現(xiàn)代心理學一個重大命題,是心身健康的基本要求。 我們每一個人,如果搞明白了這三個合一,那么將是高質量的人生。 天人合一,我的理解是,天地萬物是一體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運動是互為一體的,運動的規(guī)律就是道。我們按照道的規(guī)則去做事物,事情不僅容易做成,而且彼此不會傷害。但是,我們?yōu)榱松嫱`背自然規(guī)律,知道這樣做也不好,但又不得不這樣做,于上沖突產(chǎn)生了。沖突是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總根源。 知行合一,相當于心理學中的自動化行為,是一種不需要任何目的,不需要耗費心理資源、不需要刻意注意的無意識行為。比如見到有人落水,不需要思考,直接跳到水中救人。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行為,是由于人有良知的。致良知也是王陽明心學的主旨,語出自《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良能是一種天賦的道德意識。王陽明強調知行合一,其實是要求人們回復這種本能的意識,即良知良能。他這所以提出這此思想,是由于人心不古了,因此要人們致良知,使人們的行為處處符合道的規(guī)范。 心身合一。大腦是心理產(chǎn)生的器官,大腦是身體的一部分,心理活動會通過身體顯現(xiàn)出來,身體活動會在心理上產(chǎn)生反映,心身本應該是一體的。但現(xiàn)實是,人往往是知行分離的,如飲酒,明知道飲酒不好,可是到了晚上就控制不住,明知道吸煙不好,可就是戒不了。知行不一致,造成了心身不能合一。這也是人生的痛苦之源。 這三個合一,是人生的永恒性命題,需要我們在生活中領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