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求是2013來了 ![]() 馮超然 (1882~1954),名迥,字超然,以字行,號滌舸,別署嵩山居士,晚號慎得,江蘇常州人。早年精仕女,晚年專攻山水,工行草篆隸,偶刻印。 原籍江蘇常州。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嵩山路,署其居室為“嵩山草堂”。自童年始酷愛繪畫,十三、四歲賣畫已有所收。早年精仕女,以唐寅、仇英為法,筆墨醇雅;晚年專攻山水,饒有文徵明秀逸之氣。好吟詠,工行草篆隸,均骨力神韻并具。[2] 偶刻?。缓媒挥?,與吳昌碩、吳湖帆、顧鶴逸、陸廉夫多往還 。對己作頗自矜貴,三、四十年代,與吳湖帆、吳待秋、吳子深在上海畫壇有“三吳一馮”之稱 。一生賣畫為生。淪陷時期,為避免敵偽人士求畫故意抬高潤筆,有一漢奸不惜重金,仍糾纏不已,無奈,草率揮毫,并題一絕,內(nèi)有“不是不歸歸未得,家山雖好虎狼多”之句,把敵偽譬作虎狼。 傳世之作有《仕女捧桃圖》、《歲寒圖》、《柳江秋燕圖》,其中前兩幅均收藏于上海博物
館,后者錄於《中國現(xiàn)代名畫》。出版有《馮超然臨嚴(yán)香府山水冊》、《馮滌舸畫集》。
此外還有《武夷疊嶂》、《秋山行旅》、《三圣圖》、《蒼山雪霽》等作品。 已知的其傳世作品中最大尺幅的為《李營邱寒林雪霽圖》110厘米
寬,188厘米長,為了繪制這張巨幅作品,馮超然先生前后歷時達(dá)十七年之久,成為其繪畫歷程中耗時最長的一件作品??胺Q馮超然學(xué)古變革的代表作品。該名作
于2009年于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以近200萬元的價格成交,創(chuàng)當(dāng)年馮超然作品的世界紀(jì)錄。 《夏山飛瀑》描繪夏日山中景色,頗有南派董巨遺規(guī)、風(fēng)范。畫中山峰峭立,深谷盤繞,蒼松綠樹,郁郁蔥蔥,瀑布飛湍,垂落千尺,闊水曲岸,蒼茫浩蕩,院落草舍,掩映多姿,使人自得其樂,給大自然增添了無限生機(jī)。 畫家重點(diǎn)表現(xiàn)此圖“幽”、“深”之意,通過盤回蜿蜒的谷壑,層層布勢,表現(xiàn)了夏日山居寧靜宜人,清爽愜意,從而使自己置身山林世界,尋找和享受自然界的無窮樂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