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的土耳其人跟古代突厥人基本上是沒關系的。這兩者唯一的關系只在于語言。土耳其是突厥語族(Turkic languages)的成員,突厥語族包括土耳其語、哈薩克語、烏茲別克語等等,目前有2億左右的人口在使用。土耳其就是其中之一。 歷史上土耳其的前身是奧斯曼帝國。奧斯曼的前身并不是突厥,而是從屬于西突厥的烏古斯(Oghuz)聯(lián)盟之中的凱伊部。 隨著蒙古帝國的崛起,這些烏古斯人的生活空間被擠壓,遷徙到安納托利亞,隸屬于塞爾柱王朝的旁系羅姆蘇丹國。 凱伊部落的整合,是在13世紀晚期才開始的,推動這項工作的是就是其部族領袖奧斯曼,所以后來出現(xiàn)的帝國才會以他為名。 在1299年時,凱伊部落的早期整合基本完成,奧斯曼公國的雛形出現(xiàn)了。 長達幾個世紀以來,奧斯曼人都未曾認為突厥是自己的祖先。 這種意識其實是19世紀的產物。當時,奧斯曼帝國面臨非常嚴峻的內外挑戰(zhàn),而歐亞大陸的突厥語族的成員產生了聯(lián)合的意識。像是克里米亞韃靼知識分子斯普林斯基,就是當時這種意識的代表。 這種聯(lián)合的意識傳入到奧斯曼帝國后,奧斯曼人才開始重新構建自己的祖先神話,將其追溯到突厥的時代。 直到1926年,現(xiàn)代土耳其國家之父凱末爾廢除“奧斯曼”之名,將國名改為和突厥的發(fā)音相近的土耳其(Turk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