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今天讀王維的唐詩,很容易被他筆下的山水畫所打動。作為山水田園詩的代表詩人,王維的山水詩最為出色。那些著名的詩句,幾乎都是山水題材。這當(dāng)然和他后來隱居山林有很大的關(guān)系,否則也不會寫出“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樣的詩句來。
相對而言,在我們的印象當(dāng)中,王維的田園詩歌要少了一些,不管是數(shù)量還是知名度,都和山水詩有著明顯的距離。但是當(dāng)我們看到王維詩作中田園詩的時候,也會從中感受到那田園牧歌般的景象和他的山水詩的意境,并無太大差別。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這就是王維的《渭川田家》,這首古詩不是絕句,也不是律詩,全文50個字描繪了不一樣的田園風(fēng)光,描繪了詩人所構(gòu)建的田園牧歌般的詩意世界。“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夕陽西下,在外放牧了一天的牛羊也都在主人的帶領(lǐng)下回到了家中。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家中的老人掛念放牧的孩子,專門拄著拐杖在自家的門口等待著他的歸來。短短的20個字教,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一幅美麗的田園風(fēng)情畫。夕陽西下,牛羊回圈,老人“倚杖”等待著頑皮的孩童。這圖畫,充滿著田園景色之美,也更富有動態(tài)的景色之美,還有幾分人情之美。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這詩句描繪的是田園中作物的生長態(tài)勢,麥子即將抽穗,桑葉也逐漸變得稀薄?!?strong>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在田間勞作的農(nóng)夫,帶著鋤頭也要回到家里了。村頭遇到三五好友,互相打起招呼,就在那里歡聲笑語。
這樣的景色多么美好,天地皆真正實現(xiàn)了和諧。老人,孩子,青壯勞動力各司其職。夕陽西下,滿是余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如此通暢。每個人臉上都掛著滿足的笑容。如此詩情畫意,讓詩人也不禁感慨。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這樣的畫面如何不讓詩人羨慕呢?如此安逸,如此愜意。詩人不覺間想起了《詩經(jīng)》當(dāng)中的名篇《式微》。因為其中“式微,式微,胡不歸”,這樣的詩句也進一步凸現(xiàn)了詩人歸隱田園的渴望,進一步升華了這古詩表達的主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