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家博物館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成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2003年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合并組成中國國家博物館,并于2007年啟動改擴建工程,2011年建成開放,是代表國家征集、收藏、保管、展示、闡釋能夠充分反映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代表性物證的最高機構,是國家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和文化客廳。 ![]() 圖1 中國國家博物館局部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地下一層展廳,有一個1957年陜西西安出土的唐三彩釉陶駱駝載樂俑,該唐三彩燒制于唐開元十一年(72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其上駱駝高58.4cm,首尾長43.4cm,舞俑高25.1cm。 ![]() 圖2 唐三彩釉陶駱駝載樂俑 該唐三彩釉陶駱駝載樂俑,駱駝昂首挺立,駱駝上載了5個漢、胡成年男子。中間一個胡人在跳舞,其余四人圍坐演奏,一人應該是播奏琵琶、一人吹篳篥(bili)、兩人擊鼓,四人手中的樂器均屬于胡人樂器。駱駝載樂俑巧妙地夸張了人與駱駝的比例,造型優(yōu)美生動,釉色鮮明潤澤,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 圖3 5個漢胡成年男子 唐朝武則天以后政局動蕩,唐玄宗即位后穩(wěn)定了局面,使政局為之一新。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農耕技術有很大發(fā)展,手工業(yè)發(fā)達,絲織技術高超,飲茶之風也在全國范圍盛行,文化藝術也得到空前發(fā)展。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堪稱萬國來朝,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此唐三彩燒制于開元十一年(723年),反映了唐“開元盛世”的一個側面。 ![]() 圖4 唐三彩釉陶駱駝載樂俑 唐代開元時期,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主要分布在中國,例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等。長安城是世界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其建筑形制不但影響了后世各個王朝都城的建立,還影響到朝鮮和日本。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等都城的建造都是以唐長安城為模版。 ![]() 圖5 陶樂俑上的一個胡人 唐玄宗“開元盛世”時期,大批外國商人、使者、留學生等經水路或路來到中國,居住在長安、洛陽等中國重要城市。同時,唐朝的富庶繁榮,吸引了中亞許多樂師、歌舞者來到長安并留住在長安城內。同時,南亞、東亞諸國中的驃國、扶南,以及日本也有很多樂工旅居長安,帶來了很多新的樂曲和樂器。唐代開元時期的政治清明,帶來了軍事強大和社會經濟發(fā)達,使唐朝達到了空前的繁榮。 圖6 成年胡人舞者 到2050年左右,相信我們祖國能夠再次軍事強大和社會經濟文化發(fā)達,達到“開元盛世”的空前繁榮,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到那時,世界各國的藝術家紛紛來到北京等中國各大城市,展示本民族的各種藝術精華,在中國各大城市街頭再現(xiàn)唐三彩釉陶駱駝載樂俑的景象。 ![]() 圖7 唐三彩釉陶駱駝載樂俑 當我們的街頭再現(xiàn)唐三彩釉陶駱駝載樂俑景象之時,就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日!【《布衣鏡界》關注百姓生活 弘揚傳統(tǒng)文化,感謝您的評論、收藏、點贊、轉載鏈接,敬請“關注”并查看前期及以后內容,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