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陳子昂——我丑,我可以千古,你帥,不過是具骷髏。

 Levy_X 2019-05-22

你還不關(guān)注,難道你要落后嗎?

讓我們先聽一首歡快的曲兒

大唐邊塞詩人傳——幽州悲歌陳子昂

川蜀之地,不僅女子如水,才子亦似玉,大唐高宗龍朔元年,也就是公元661年,在四川的射洪縣,出了位大才子,命陳子昂,字伯玉,不過小時的他,似乎沒有一點才子的樣子。

陳子昂的父親陳元敬曾中明經(jīng)科進士,后歸鄉(xiāng)故里,是射洪當(dāng)?shù)睾蘸沼忻牡胤狡髽I(yè)家,家里非常有錢,陳子昂不但是典型的富二代,還是美女如云的川蜀富二代,假似他生在一個窮人家,估計真的連媳婦都娶不上,因為他長的確實很有藝術(shù)感,史載他身材短小,相貌丑陋,這些都還不算,更要命的是陳子昂自由體弱多病,動不動就吃藥打針,這可愁壞了陳元敬,俗話說沒有一個好身體,啥都是白扯,幼時的陳子昂面對的就是這么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

也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強身健體,陳元敬教人讓陳子昂學(xué)劍術(shù),在偉大的大唐,很多文人其實都有俠士風(fēng)骨,比如大詩人李白,獨自仗劍走天涯,還有那個王之渙,年輕那陣一有空就擊劍唱歌,因為文人學(xué)劍是很普通的事,更何況陳子昂身體瘦弱,學(xué)劍也正好能夠好好的鍛煉一下身體。

這一學(xué)就是十幾年,到了他十七歲那年了,劍術(shù)也學(xué)的差不多了,陳子昂在鄉(xiāng)里與人格斗,把人家給打傷了,就憑他那小身板能夠?qū)⑷酥聜?,劍術(shù)略有小成,最起碼在射洪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劍客了。也就是通過這件事,陳子昂居然不練劍了,決心棄武從文,通過十幾年的堅持不懈的鍛煉,身體也好了許多,對于出生在高門大戶人家的富二代,一直到十七歲才開始讀書,受教育的年齡晚的是不能再晚了,可陳子昂卻不這么想,那上學(xué)上的早的也未必就能成才,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嘛。

陳子昂讀書臺

陳子昂將自己給關(guān)了起來,一門心思研究經(jīng)史子集,好歹陳家家底殷實,不用他出去工作掙錢,要什么書給買什么書,不管的課內(nèi)的還是課外的,陳子昂必廢寢忘食,頭懸梁錐刺股,至今在射洪縣仍有陳子昂讀書臺,有興趣的可以去瞻仰一下。通過四年的艱苦學(xué)習(xí),再加上他本身聰慧過人,等到了二十一歲,也就是公元681年,唐高宗天耀元年,陳子昂告別家人,先到京城國子監(jiān)學(xué)習(xí),后去應(yīng)試,很不幸的是,這一年他沒考中,名落孫山了。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希望,陳子昂沒有放棄,再次進了國子監(jiān)學(xué)習(xí),這期間他已經(jīng)寫了大量的詩歌,只可惜大部分已經(jīng)遺失,一年后,再次應(yīng)試,還是落榜了,陳子昂可不是那種說放棄就放棄的人,繼續(xù)學(xué)習(xí)鉆研,又過了兩年,到公元684年,即大唐中宗嗣圣元年,在前一年,也就是公元683年的冬天,唐高宗李治駕崩,684年初,武則天立李顯為帝,改元為嗣圣,過了不到一個月,武則天廢李顯,改立李旦為帝,改元文明,睿宗雖然即位為皇帝,但是上班都只能在旁邊坐著,龍椅上坐著的是他的親娘武則天,朝中所有大事都是武則天說了算,睿宗基本上就是個木偶。在684年的前三個月,一連換了兩個皇帝,搞的京城是烏煙瘴氣,但是這卻阻擋不了陳子昂應(yīng)試的決心,等到睿宗即位后,武則天聽政,朝中總算是安靜了下來,后武則天又改元為光宅,公元684年這一年,有點麻煩有點亂,此刻的陳子昂身居京城,對應(yīng)試依然信心百倍,這一年是大唐的一個轉(zhuǎn)折點,也是陳子昂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因為他很巧妙的通過了炒作,讓自己順利的進入了政治圈。

臨試的前一兩個月,陳子昂在京城的街上瞎轉(zhuǎn)悠,那時候的大唐京城,比今天的香港紐約都要氣派的多,也文明開化的多,即使在路邊擺攤,也不會有人攆你,更別說收保護費了,陳子昂就帶著書童信步溜達了一會,見前面圍了很多的人,大家似乎正在議論這什么事,也湊過去看熱鬧,原來是一位老者在那里擺個地攤,賣古琴。看熱鬧的人多,卻沒人買,一打聽才知道,此老者賣的是把名琴,據(jù)說是從有一千年古墓里的桐木棺材板所制而成,索價要千緡,路人都說那不是什么千年桐木,就是張很普通的琴,價格實在是太貴了。緡原意為繩子,古代的銅錢都是用繩子穿起來的,后來這個字就成了一個計量單位,一緡就是一千文,通俗的講,就是一千個銅錢,據(jù)有關(guān)學(xué)者考證,在唐代一文錢的購買量大約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四毛錢,那么一緡就是四百,一千緡就是四十萬,而且古代的銅錢有重量,一緡的重量大約是5公斤,一千緡就是5000公斤,算算,要多少枚,可想而知,但銅錢可不是唯一的貨幣,除了銅錢還有銀子,一緡即一兩銀子,換句話說,唐代的一兩銀子大約就是今天的四百塊錢左右,有些影視作品里那些俠客什么的動不動就扔一百兩一千兩,純屬是瞎吹牛,總之來說,千緡就是一千兩銀子,就算唐朝京城的百姓再有錢,花一千兩銀子買一把破琴,正常人是做不出來的,除非別有用心。

陳子昂是個聰明人,看到了時機,很慷慨的花了千緡錢將那琴給買了下來,當(dāng)場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然后他又對圍觀的人說,明個我就用這把很貴重的琴在這里給大家開個演唱會,而且還不要錢,到時候大家可以免費來欣賞。這宣傳效果還是極好的,勝過那些嘰嘰歪歪的媒體了,果然到了第二天,天也是個好天,風(fēng)也挺正經(jīng),京城里幾乎成了空城,有空的都跑去看演唱會去了。等了好久,長的也不帥的陳子昂終于出現(xiàn)了,他登到臺中央,沒有彈奏也沒有演唱,而是將那琴給砸了,沒錯,就是砸了,還砸的稀巴爛,正當(dāng)觀者不解時,陳子昂借機讓仆人將第一天晚上就準備好的印有自己詩文小冊子都發(fā)給大家,然后說了一番話,大致意思是:我四川人陳子昂,寫下的詩文有幾百首了,然而在京城奔波了幾年,都沒人知道,今個我就厚個臉皮,用這張破琴讓家都知道我,彈琴那都是伶人玩的把戲,沒有什么值得聽,我們應(yīng)該多學(xué)文化,才能夠?qū)崿F(xiàn)人生理想。

通過這一次炒作,陳子昂順利的成為京城里的名人,炒作也是需要有資本的,首先得有真本事,其次得有錢,這兩點陳子昂都有。炒作很成功,陳子昂這次應(yīng)試果然中舉,第一個官職是麟臺正字,這個官很小很小,還在校書郎的下面,麟臺就是秘書省,正字就是管理個書籍之類的官,從九品下,所掙的工資僅僅能解決個溫飽問題,陳子昂才華橫溢,而且在政治上很有天賦,在這個職位上干了沒多久,就被擢升為右拾遺,這是他第一次升官,原因是上書反對當(dāng)時一件大事。那時,唐高宗李治還未下葬,關(guān)于是葬在洛陽還是長安,大臣們爭來爭去,陳子昂就寫了篇奏疏,奉勸武則天將高宗葬在洛陽,在文中他陳述利弊,說的頭頭是道,對武則天大力吹捧,雖說最終高宗還是被運回長安,葬于長安西的乾縣,但是武則天卻看到了陳子昂的文章,沒多久就給他升了官,右拾遺官也不大,正八品,主要的職務(wù)就是給時下的政務(wù)提點意見或者建議,官雖然不大,但是卻能夠和中樞機構(gòu)對話,這給了陳子昂一些陳述時政的機會。

陳子昂此人,雖然文高八斗,但是卻不善于阿諛奉承,有時候?qū)ξ鋭t天大為贊賞,有時候卻極力反對,敢說真話,一個只有24歲的年輕人,能夠在武則天面前指手畫腳,古來也沒幾人,武則天雖殘忍,但是卻也有愛才的一面,一直都沒為難陳子昂,公元686年下半年,大唐安西四鎮(zhèn)邊境緊張,陳子昂跟隨喬知之去往西北前線前去支援,這是他第一次出征,最遠達到了居延海和張掖河,即今天的內(nèi)蒙古額濟納旗和甘肅張掖酒泉一代,在邊關(guān)的日子里,陳子昂第一次見到了西北的苦寒之地,也親身的體驗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后來戰(zhàn)事平息,陳子昂再次回到京城,這時,睿宗已將皇帝的位置讓給了他的親媽,自己甘愿當(dāng)個親王。武則天當(dāng)政期間,陳子昂多次上疏,有時被采納,但大部分被駁回,他想仿效初唐的魏征,做一名合格的諫官,但是他的主子可不是李世民,陳子昂的官做的很不順利,因為他敢于直言,也得罪了不少同僚,而他本人又及不善于周旋,期間兩次被下獄,后念其有才,又被釋放,久而久之,官就做的很不開心,著名的《感遇》三十八首的一部分就創(chuàng)作于這段時間,詩中用來感嘆人生的坎坷和不易,所折射出的是他在仕途上的起伏不定,而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十年。

額濟納的居延海

公元696年,武周萬歲通天元年,陳子昂已經(jīng)36歲了,正是創(chuàng)作的好年紀,這一年大唐北部邊境的契丹李盡忠與孫萬榮部因不滿朝政,起兵叛亂,武則天命自己的侄子建安王武攸宜率軍參與平叛,陳子昂做了武攸宜的參軍,一同前往北部邊境,最后駐扎在漁陽,即今天的北京市密云縣附近,與敵軍作戰(zhàn),武攸宜此人為武則天的族侄,靠著武則天才坐上了建安王的位置,為人心胸狹隘,對陳子昂沒什么好感,而作為參加的陳子昂跟著武攸宜,日子也過的很郁悶,整天悶悶不樂,自己每次的建議都被武攸宜無情的駁回,而且還嚴加訓(xùn)斥,最后居然連參軍都不然做了,降為軍曹,陳子昂非常氣憤,可被無他法,只能求戰(zhàn)事早日結(jié)束,這種悶悶不樂的日子卻成就了陳子昂,那首耳熟能詳?shù)摹兜怯闹菖_歌》就創(chuàng)作于這段時間。

那是一個黃昏的下午,又被武攸宜呵斥的陳子昂胸口好比壓著一塊大石頭,出了軍營去散心,等上了幽州臺,即北京的薊門樓,放眼望去,一片蒼涼,悲從心來,吟到: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著,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是他當(dāng)時心里最真實的寫照,武攸宜仗著自己有個牛氣沖天的姑媽,根本不把陳子昂放在眼里,說他一個書生,屁都不懂,讓陳子昂很是難堪。

次年,公元697年,平息了契丹叛亂后,陳子昂回京,從此就再無什么建樹。公元698年,即武周圣歷元年,陳子昂的父親陳元敬病重,陳子安干脆就解官回到了四川伺候老父親,次年也就是公元699年,這一年是豬年,陳元敬病故,陳子昂在家服喪,按照古人禮制,要為生父服喪三年,就在第三個年頭,即公元701年,射洪縣令段簡受武三思指示,先是向陳子昂索要巨額家產(chǎn),后又羅織了一大堆罪名,對他施以嚴刑,陳子昂本身就體弱,經(jīng)過這么一折騰,就剩半口氣了,段簡又將其投入獄中,陳子昂在獄中為自己算了一命,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心情更加悲憤,再加上身體上的傷痛,沒過幾日,就死在了獄中,年僅42歲。

關(guān)于陳子昂之死,歷來備受爭議,他的死充滿了種種疑問,一本書估計都寫不完,其中原委也并一兩句說的清,專家們經(jīng)過多方的考證,卻難以下定義,因他的死與當(dāng)時的一位權(quán)臣武三思以及一位才女上官婉兒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武則天當(dāng)朝后,武氏一門飛黃騰達,連武攸宜這樣的遠親都被封王,武氏的親侄子武三思就可想而知了,武三思仗著自己的權(quán)利,公然出入中宗李顯的后宮,與中宗皇后韋氏勾搭成奸,而作為皇帝的中宗則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憑這頂綠帽子隨便的戴的不亦樂乎,后武三思有干脆與上官婉兒也有了奸情,上官婉兒祖父上官儀,也是唐代的大詩人,后因罪被誅,上官婉兒隨其母親被送往掖庭宮為奴,在皇宮里干些臟亂差累的體力活,但上官婉兒聰慧過人,人長的漂亮,文章也寫得好,被武后發(fā)現(xiàn),深得賞識,后又成為中宗后宮,被封昭容,武三思私通韋后,也就順便捎帶著和上官婉兒也一并私通,上官婉兒被武后召之左右,為武后的心腹女官,從古往今,此類女子獨一無二,上官婉兒私生活雖說有點亂,但是其在詩詞上的造詣卻很深厚,其受六朝詩詞影響,其所作詩詞大多浮華艷麗,精巧細致,如她的代表作《彩書怨》: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余。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是不是有一種宮中女子的香艷味兒?上官婉兒的詩大多如此,這讓陳子昂很瞧不起她的詩作。

陳子昂墓

陳子昂是唐代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家,他的詩歌一改前朝的那一股香艷淫靡的味兒,所作詩歌剛健有力,是早唐的文風(fēng)改革家領(lǐng)袖,他的詩歌對后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可當(dāng)時卻招惹到了上官婉兒,上官婉兒的上官體就好比是保守派,而陳子昂的子昂體則是改革家,兩派因文風(fēng)之爭愈演愈烈,陳子昂曾多次撰文聲討上官體,呼吁文壇,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保守派的上官婉兒集團,也進行還擊,就個人問題而言,上官婉兒依靠自己的才情和地位,身邊聚集了不少的文人墨客,經(jīng)常奏請武則天舉行各類詩文比賽,或邀請時下名仕共聚一堂,作詩唱和,這是她的政治資本,同時也是她的面子,陳子昂的舉動激怒了上官婉兒,假似上官婉兒的身邊沒那么多文人,那她何來在文壇的影響力,陳子昂的這個對手確實太強悍,也注定了他的失敗。

上官婉兒借著和武三思幽會的時機,給武三思吹耳邊風(fēng),要除去陳子昂,來鞏固自己在文壇的地位,武三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弄死個陳子昂還不是和捻死一只螞蟻一樣簡單,于是就給射洪縣令段簡下了死命令,務(wù)必設(shè)法弄死陳子昂,段簡一個區(qū)區(qū)七品縣令,武三思的話他敢不聽嗎?這才羅織了一大堆罪名,逼死了陳子昂。

陳子昂雖死,可他的文壇改革思想去沒隨著他的死而消亡,反而逐漸擴大了影響力,為以后的唐詩發(fā)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陳子昂并非專業(yè)的邊塞詩人,但是他兩次從軍,在邊關(guān)待過幾年,對邊塞生活和戰(zhàn)爭有親身的體會,其邊塞風(fēng)格的詩歌較為著名的有《送魏大從軍》、《送別崔著作東征》、《和陸明府贈將軍重出塞》以及《感遇》的其二十八首和三十四首等。

《送魏大從軍》全文為:匈奴猶未滅,魏絳復(fù)從戎。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這首詩是一首邊塞風(fēng)格的送別詩,是陳子昂去送自己的友人而作,此友人姓魏,排行老大,為魏大。第一段交代的是原因,匈奴泛指那些邊關(guān)外的敵人,魏絳為戰(zhàn)國時期魏國的大將,曾經(jīng)和戎狄激戰(zhàn)過,意為那些威脅國家的敵人還沒剿滅,在家休養(yǎng)的老將又要去從軍了,第二段的意為看著友人要去從軍,趕來送別,心情很惆悵,與友人從中原的三河道離別,言語間要追隨那些在六郡的英雄,六郡指的是西漢時期設(shè)在北方的六個邊郡,在這里泛指北方邊境,第三段寫的則是邊塞風(fēng)情,北方的燕山橫在代地以北,飛虎塞這樣的雄關(guān)一直連接到云中,云中也是地名,唐代的治所在今天的山西大同市。最后一段,不要讓燕然山上,只留下漢將的功勞,燕然山在今天的蒙古國,東漢時期,大將軍竇憲率軍擊破匈奴,登上此山,在山上刻碑記功,這段的意思就是在囑托魏大:你得好好的奮勇作戰(zhàn),將我大唐勝軍的功勞也刻在燕然山上。陳子昂這首詩,只能用兩個字形容,那就是大氣,短短的四十個字,地名就有十四個,分別是三河道、六郡、燕山、代地、飛狐塞、云中、燕然山,這里除了三河道是和友人離別之地外,其余的全部都是邊境地名,可見他對邊塞是了如指掌的,第一段說為什么魏大要去參軍,并將魏大喻為大將魏絳,也算是給友人增添信心,后面的兩段則是對魏大的囑托和期盼,盼他能夠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第二段的一個悵字卻道出了離別時的心情,這首詩也寄托的是陳子昂心中的理想,國家有難,匹夫有責(zé),保家衛(wèi)國,是為己任。

《送別崔著作東征》全文為:金天方肅殺,白露始專征。王師非樂戰(zhàn),之子慎佳兵。海氣侵南部,邊風(fēng)掃北平。莫賣盧龍塞,歸邀麟閣名。這首詩和上一首有異曲同工之妙,唯一不同的是詩中多了厭戰(zhàn)的思想,這首詩做于公元696年的秋天,此時,契丹部的李盡忠、孫萬榮叛亂,武三思親征,陳子昂的友人崔融時任著作郎,跟隨武三思出征,臨走前陳子昂作詩送別。金天即秋天,白露即深秋,第一段點明的是這次送別發(fā)生的時間是在秋天,用深秋的悲涼來折射出的則是戰(zhàn)爭的殘酷。第二段的意為朝廷也不愛打仗,打仗是要花錢死人的,然后囑托友人說在軍中要慎重,銜接上一段,將這種戰(zhàn)爭的殘酷轉(zhuǎn)接到具體的人和事上。第三段意為秋天海氣已經(jīng)侵入了陸地,在邊關(guān)則也氣了寒風(fēng),看似寫實,實乃意在暗示唐軍定能取勝,如秋風(fēng)掃落葉一般將敵人戰(zhàn)敗。最后一段的賣指的是是叛變的意思,意為可不要在戰(zhàn)爭中立場不堅定,切記一定要歸來,功績定能至麒麟閣,麒麟閣為漢武帝時期所建,在里面懸掛一些功臣名像,陳子昂用這一段來告訴崔融,到了前線,一定要國家安危為重,定能夠成就蓋世之功。陳子昂這首詩,用詞樸實,無浮華艷麗之詞,細讀起來,好似一個鏗鏘有力的聲音在耳邊,振聾發(fā)聵。

陳子昂作為早唐具有代表性的改革派詩人,一生所做詩歌較多,至今留有一百多首,詩風(fēng)崢嶸有力,其邊塞詩雖不是主要內(nèi)容,但也能從中看到其恢弘文風(fēng),不愧為早唐改革派領(lǐng)袖人物,只可惜為人所害,令人悲痛!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