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備跟曹操爭天下時,基本每次都是輸,所以后人戲稱劉備為"劉跑跑",他唯一戰(zhàn)勝曹操的一次是漢中之戰(zhàn),在此之前的定軍山之戰(zhàn)中,曹操部下也損失慘重,五虎上將之一的黃忠斬殺了夏侯淵,曹操和夏侯淵是連襟關(guān)系,夏侯淵的死跟曹操集團帶來重大打擊,卻讓黃忠千古留名。 ![]() 夏侯淵死后,其族中子弟繼續(xù)為曹操效力,有夏侯惇、夏侯尚、夏侯玄等,他們都是曹魏大將,夏侯淵之子夏侯霸依靠父親的軍功,在曹魏集團地位非凡,享受極高的待遇,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后來他竟然投靠了自己的殺父仇人陣營,為劉禪效力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夏侯霸成年之后,明白父親被劉備所殺,心中對蜀漢充滿仇恨,一心想要報仇,史稱"常切齒有報仇之志",后來夏侯霸被封為偏將軍,于太和四年出兵蜀漢,終于有給父親報仇的機會,然而他出師不利,遭到蜀漢軍圍攻,只能退守西北邊陲,跟姜維對壘,就在兩人打得難解難分之時,曹魏集團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 嘉平元年,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之變,奪了曹氏的政權(quán),司馬懿掌權(quán)之后,把原來的曹氏宗親都撤職了,其中也包括夏侯家族,曹魏被司馬懿換了一次血,在外作戰(zhàn)的夏侯霸頓時慌了,他對司馬懿的篡逆非常不滿,一氣之下便不再為司馬懿效命,稀里糊涂就逃到蜀漢的地盤去了。 根據(jù)《三國志》記載,夏侯霸逃往時,在深山老林中迷路,身邊帶的干糧也吃完了,后來殺馬充饑,最終還是走不出去,而且又跌傷腳踝寸步難行,最終"臥巖石下"生死不知,幸虧蜀漢這邊得到情報,聽說夏侯霸逃走了,就派人去搜,終于俘虜了奄奄一息的夏侯霸,把他帶回成都,送到劉禪面前。 ![]() 劉禪知道夏侯淵是黃忠殺的,也就相當(dāng)于劉備殺的,而夏侯霸是夏侯淵之子,按理說劉禪應(yīng)該殺掉夏侯霸,斬草除根,但劉禪轉(zhuǎn)念一想,夏侯霸是魏國重要將領(lǐng),他知曉不少魏國軍事情報,直接殺掉未免太可惜,可他跟蜀漢有殺父之仇,該如何勸降他呢? 當(dāng)夏侯霸醒來時,劉禪來到他身邊,并且叫來自己的兒子劉諶,指著兒子對夏侯霸說:"此夏侯氏之甥也!"原來下夏侯淵幫弟弟養(yǎng)了一個侄女,這個侄女就是夏侯霸的堂妹,她后來被張飛虜劫過來成親,還生下兩個女兒,而這兩個女兒都嫁給了劉禪,劉禪又生下了兒子劉諶,這關(guān)系雖然七暈八繞的,但劉禪的兒子身上的確有夏侯氏的血脈。 ![]() 夏侯霸聽劉禪這么一說,立刻就明白了,劉禪想要招降自己,而且劉禪這一句話就把自己當(dāng)成了蜀漢的皇親國戚,只要自己投降,那么面子有面子,要地位有地位,況且魏國已被司馬懿控制,他也無法再回去了,這時還有什么理由不投降呢? 就因為劉禪一句話,夏侯霸便投降了蜀漢,后來跟著姜維北伐,死心塌地為蜀漢賣命,還立下不少功勞,從這點來看,劉禪一點都不傻啊,若非有過人的機智,誰能想到這一招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