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圖書館,學習的場所,是不講讓位的,先來先得,也合理。但是,這里的"鬧鬼"現(xiàn)象,延續(xù)至今。這就不正常了。 聽說過什么是“鬧鬼”嗎?說白了就是霸占座位,明明是空座,偏說有人。 話說昨天陪父親看病,也有一女指著空空的座位:奶奶在這里。這個年輕的媽媽帶著一個一歲多的孩子。 ,座位供需懸殊,也不足為奇。正好無聊,所以決定逗逗這個年輕媽媽。 “怎么我看不見這兒有人?”我揉揉眼說: “大人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里,這里沒有人,你說奶奶在這里,這是教孩子撒謊,別把孩子帶壞了!” “我的孩子輪不到別人教”,過了一小會,孩子的奶奶回來了,“她說奶奶是空氣”,這年輕媽媽以偏概全如是說,像是遇到救兵。話雖不多,也平淡,卻盡蠱惑之能。 年輕媽媽,看上去倒也不像壞人,說話的聲音中速平穩(wěn),但她說出的話,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陰。生平最討厭這種歪曲事實的人,無理爭三分。 我倒是心疼面前長著一張笑臉的婆婆:這兒媳婦往后有她受的。 霸位的現(xiàn)象,是不是可以洞見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程度? 在讀書的殿堂出現(xiàn)“鬧鬼”,讀書人,臉紅嗎?真的學到知識了嗎?最基本的做人學到了嗎?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倡導給有需要的人讓座。公交車地鐵上,讓座位的不乏其人,這讓生活在這座城市我,多少感到欣慰。在醫(yī)院這樣的環(huán)境,來的都是"有需要的人",我需要座位,當你比我更需要的時候,我會起身;善良是不需要提醒的。 做小人易君子難。 有時候也可以當一回“惡人”,比如碰到鬧鬼的。就要比鬼還惡。 是的,阿姨心里有火,與其自燃,不如找個出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