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十分珍貴的《九成宮醴泉銘》字帖 異體字不是錯別字,是字音字義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組字。 異體字,又稱又體、或體、說文解字中稱為重文,是指讀音、意義相同,但寫法不同的漢字。 由于漢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記號組成,意符選取的角度因人而異,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現(xiàn)象在漢字的歷史上比比皆是。 異體字又可分為“完全異體字”(在任何情況下讀音和意義都一樣)和“部分異體字”(只在某些情況下才相通)。 有時候,異體字特指與官方正體字相對應(yīng)的規(guī)范外的異體字,因而隨著各中文地區(qū)對正體字的不同認定,哪些字是另一些字的異體字,甚至完全相反。例如:在中國大陸地區(qū)“夠”是“夠”的異體字,而在臺灣地區(qū)卻恰恰相反。 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聯(lián)合發(fā)布《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廢除了1055個異體字。 以下是按拼音順序排列的986個異體字查詢對照表,回復(fù)“異體字”或“5”,即可獲取這份《楷書書法異體字查字表》。 《楷書書法異體字查字表》 (986個字) A-B(001-003) B-C(004-006) C-(007-009) C-(010-012) C-D(013-015) D-(016-018) D-E(019-021) E-F(022-024) F-G(025-027) G-H(028-030)
H-(031-033)
H-J(034-036)
J-(037-039)
J-(040-042)
J-K(043-045)
K-L(046-048)
L-(049-051)
L-(052-054)
L-M(055-057)
M-N(058-060)
N-P(061-063)
P-Q(064-066)
Q-(067-069)
Q-R(070-072)
R-S(073-075)
S-(076-078)
S-(079-081)
S-(082-084)
S-T(085-087)
T-W(088-090)
W-X(091-093)
X-(094-096)
X-(097-099)
X-Y(100-102)
Y-(103-105)
Y-(106-108)
Y-(109-111)
Y-(112-114)
Y-Z(115-117)
Z-(118-120)
Z-(121-123)
來源:圖文根據(jù)網(wǎng)絡(luò)資料整編。若涉及版權(quán)問題,煩請原作者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 鄧散木著作手稿 【48部59卷】 今天... 來啦!來啦!全都來啦! ?:.ヽ(?????).:?+ 鄧散木(1898~1963),現(xiàn)代書法、篆刻家。1898出生于上海,原名菊初。字散木,別號蘆中人、無恙、糞翁。一足等。 1960年因動脈硬化,截去左腿,因自署一足、夔,齋館名有廁簡樓,三長兩短齋(三長者,篆刻、作詩、書法;兩短者,繪畫、填詞,這是散木先生對自己藝術(shù)的評價)。實際上,他長于詩文、書刻,也能作畫。精于四體書,行草書集二王、張旭、懷素之長,旁參明末清初王覺斯、黃道周兩家。隸書曾遍臨漢碑。篆書初學(xué)《嶧山碑》,繼雜以鐘鼎款識,上溯殷商甲骨文。篆刻初學(xué)浙派,后師秦漢璽印。早年得李肅之先生發(fā)蒙,壯年又得趙古泥、蕭蛻庵兩位先生親授,藝事大進,又從封泥、古陶文、磚文中吸取營養(yǎng),形成了自己章法多變,雄奇樸茂的風(fēng)格。1931年至1949年之間,曾在江南一帶連開十二次展覽,藝壇矚目,有書壇的“江南祭酒”之稱,在藝壇上有“北齊(白石)南鄧”之稱。中國書法研究社社員。 鄧散木先生一生勤于藝事,幾十年間,黎明即起,臨池刻印,至日出方才進早餐,曾手臨《說文》十遍,《蘭亭》也臨過幾十遍,去世前幾天還在伏案工作。1963年逝世。 鄧散木作品主要收藏于黑龍江省博物館。
在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的過程中,對散木先生的藝術(shù)作品進行了一次全面、細致、徹底的整理,使得這些制作精美、飽含民族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藝術(shù)珍品,能夠充分完美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詩詞 2部 書法楹聯(lián) 1部 書法成冊 16部 手札 2部 扇面藝術(shù) 1部 著作 15部 篆刻 4部 印譜 7部 博物館藏書、精品字帖限量分享 快去【微店】搶位! 有圖有真相
A面:張旭《古詩四帖》雙鉤字版面 B面:白色書寫面
面積:1380mm×660mm
|
|
|
來自: 昵稱51630312 > 《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