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女性面對妻子、母親、女兒、工作者等多重身份,該如何取舍與平衡?該如何面對不可避免的衰老,又該如何安頓內(nèi)心的欲望?青島業(yè)之峰業(yè)之峰裝飾公司蘇州裝修公司 5月18日,作家章緣攜新書《春日天涯》來到上海幸福集薈,和作家唐穎一起,從文學的角度出發(fā),與讀者們分享城市生活的經(jīng)驗以及對都市女性的關照。 章緣笑言:“《安娜·卡列妮娜》中托爾斯泰寫的:‘幸福的婚姻原因都是一樣的,但是不幸福的婚姻是各個不同?!裉觳荒軄磉@里的原因有千百種。但是你們此刻在這里,是因為你們想要聽我們的告解?!?/p>
活動現(xiàn)場 女性對于身體的所有權是什么? 《春日天涯》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為章緣二十年來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的精選集。 章緣生于中國臺灣,旅居美國多年,現(xiàn)居上海,她的小說隨著過遷一路改變?!斑@個小說也可以看作是人生的雜記,我喜歡寫當下感受到的東西,不是從回憶里挖掘,這是我的寫作取材方式?!?/p> 經(jīng)過時光的淘洗,章緣在二十年后回看,印象最深的是創(chuàng)作時淋漓盡致、一氣呵成,或者對人生有特殊意義的作品。她說:“我是一個短篇作者,我的最愛是短篇。經(jīng)過二十年后再來看,因為人生閱歷不同,會讀出不同的味道?!?/p> 《更衣室的女人》是章緣在臺灣時的代表作。盡管她很少回臺灣做活動,但是每次做活動就會有讀者說記得《更衣室的女人》?!岸?0年了,更衣室的女人早就走出更衣室,她們還念念不忘?!?/p> 寫這篇作品時,章緣思考女性對于身體的所有權是什么?!芭越Y(jié)婚以后,她從身到心就屬于先生了。那么一個女性在結(jié)婚的時候,是不是完全屬于另外一個人,這是一個問題?!?/p> “那時候在美國有很多討論,包括家庭暴力、對方不愿意情況下的性行為等等,我在故事里很隱諱地寫這個東西。先生完全不考慮太太的感受而滿足欲望。這個女性一開始是完全接受,因為傳統(tǒng)教育告訴她就是這樣的,一直等到她在更衣室看到別的女性肉體慢慢啟蒙,最后慢慢在兩性關系中得到發(fā)求權。這個故事需要大家自己看,用自己的經(jīng)驗去解讀。” 作家唐穎贊嘆《更衣室的女人》寫得很大膽。她說:“當你在女子更衣室,沒有異性在旁邊,從女性角度寫更衣室女子的身體,又寫這個女人的丈夫?qū)@些女人身體的好奇,我覺得很形而上,感觸到是肉體意識、生命意識及所有的美好到一定年齡已經(jīng)腐朽掉了。這里面有一種樸實的感嘆,對每個人都一樣。在這一段里我們感受到年輕的力量,到比較后面的時候,又有一種更加寬容、溫暖、樸實的關懷。今天講到女性告解,特別要提到這個?!?/p> 女性自己的欲望是什么? 唐穎說到,雖然她寫了很多年都市小說,但一直覺得在文學界比較邊緣。“在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里,鄉(xiāng)村文學是主流,寫都市文學是邊緣。當我看到章緣的小說,我覺得和她的距離很近?!?/p> 出版人謝錦稱:“說到中國的當代文學,大家可以想到很多形象,但能夠跳出來的都市典型女性形象很少。在中國的當代文學中,都市這一塊是被邊緣化的。在都市邊緣化的同時,都市女性的形象更被邊緣化。因此我特別看重女性作家。在女性作家筆下,一個女性能夠真正看到她自己。中國男性作家對女性的表現(xiàn)固然有他的貢獻,但是女性作家寫女性其實是更精準、更準確?!?/p> 章緣笑言:“我兒子21歲,看我的小說,他說媽媽寫來寫去就兩件事情,第一個欲望,第二個情欲。我跟他說,人不論做什么事情,一天24小時欲望和情欲永遠在你身體里面,無論寫什么題材,有時候隱性的,有時候顯性的。我說你把故事看淺了,我不只是寫這個東西,但是這個東西像底色一樣,永遠在那個地方?!?/p> “他在八九歲的時候看了我的《春日天涯》,我想他一定看不懂,沒想到他跟我說,那是一個悲傷的故事?!?/p> 章緣感慨:“有人說,女人的欲望到什么時候會歇止?什么時候心如古井水?當你的身體一半被埋在地下,你的欲望才會停止。我相信男人也一樣,只要你是人就會有欲望。這個欲望一點不可怕,因為人是靠著這個欲望在創(chuàng)作。” “為什么要書寫欲望?以前寫到女性的時候,很少討論女性本身的欲望,女性總是別人欲望的目標,但是女性自己的欲望是什么?”這是章緣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當好媽媽就是要犧牲自己? 章緣說,前兩天看到公眾號推送一篇文章,講到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因為年輕時忙于從政顧不上家庭,和女兒關系很疏遠,老年得老年癡呆也得不到女兒照顧?!霸趺磿眠@種方式去解讀?在國外很多老人是獨居的,也有很多是在養(yǎng)老院。你不理解國外的國情,把責任完全推在她忙于當一個首相,而沒有做一個好媽媽。雖然上海思想很開放,上海女性可以撐起來半邊天還多一點,可是很多主流的想法就是要當一個好媽媽,當好媽媽就是要犧牲自己。” 章緣提到了一個問題——當媽媽老病的時候,女兒可不可以選擇過自己的生活?“西方人是把你養(yǎng)大,你就出去了,我們過我們的生活。在那樣一個社會價值觀里,女兒完全可以選擇回到自己的軌道,把媽媽送到養(yǎng)老院??墒窃谖覀兊膬r值觀里,這是不孝。” “我走過的一些地方,愿意把我曾經(jīng)體驗到的不同價值觀放到作品里面,并沒有給讀者答案。但是我希望讀者知道,這個世界有很多套價值體系。很多事情不是理所當然,也不是非這樣做不可,這也是女性的選擇?!?/p> 唐穎在《家肴》里也寫到老一代比較前衛(wèi)的女性?!拔矣H戚中有一個舅媽會吸煙,每周都會做頭發(fā),哪怕在‘文革’的時候都要去做頭發(fā)。全家人都會恨她,說錢不夠居然要借錢做頭發(fā)。我舅舅在監(jiān)獄里,家里的人都有理由管她,但是很奇怪,我們這些孩子都很喜歡她。” “她從來不抱怨。犧牲越多的女性,對家人付出很多,怨言也多,就覺得他們應該同樣回饋你,這樣的女人往往給人感覺沉重、黯淡。像她這樣的人反而高高興興,到家里首先問你要吃什么,還會和你打牌,覺得很開心。大人恨的人,小孩都是喜歡的。她這樣的女性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很少的,我寫《家肴》是因為她給我一個動力,一定要把她這樣的人寫出來,很有意思?!?/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