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看真品10分鐘,堅持3-4年閱讀, 可讓你秒殺90%的古陶瓷仿品! 交流學習鑒別古陶瓷 請關注【唐青花古瓷館公眾號】 交流學習鑒別古陶瓷請?zhí)砑?/span> 【唐青花微信】 唐青釉褐綠點彩云紋雙耳罐 高29.8厘米、口徑16.3厘米、底徑19.5厘米 1974年揚州市唐城遺址出土。罐直口,卷唇,高頸,鼓腹,平底。肩部置對稱扁環(huán)形雙系,系上飾云紋和“王”字。胎為米黃色。通體施青黃色釉,器身布滿紋飾,以褐、綠兩色相間的大小斑點組成連珠狀卷云圖案,每組之間繪蓮葉和蓮花紋。其形體之大、紋飾之精、釉色之美,是長沙窯罕見的珍品。 唐三彩犀牛枕 高7.5厘米,枕面長11.2厘米、寬8.4厘米 1985年揚州教育學院工地出土。枕面作長方形,微弧凹,中間刻一對同向展翅飛翔的蝴蝶,邊緣一周陰刻線。枕座為匍匐的犀牛伏于托子上。犀牛頭部陰刻毛發(fā),全身刻劃魚鱗紋。滿施黃、綠、褐三彩,釉色鮮艷自然。底露磚紅胎,胎質(zhì)堅硬。有3個支釘墊燒痕跡。 (編者注:此枕年代或可略晚,值得探討) 唐西亞綠釉雙耳陶壺 高38厘米、口徑9厘米、底徑10厘米 1965年揚州市汽車修配廠出土。唇口,高頸,豐肩,鼓腹,腹下漸收,餅形足,底心內(nèi)凹,上部下方至肩置條形對稱雙耳。內(nèi)外壁均施綠色釉,近底部有底釉,底足微露土黃色胎。通件飾弦紋和水波紋。此器造型碩大,具有鮮明的異域風格,是研究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南宋青釉蓮瓣紋罐 高6.5厘米、口徑6.8厘米、底徑4.2厘米 1980年揚州市東風磚瓦廠出土。罐斂口,豐肩,弧腹斜收,小圈足,腹部刻劃蓮瓣紋裝飾。器內(nèi)外及底施 唐青釉綠彩阿拉伯文扁壺 高17厘米、口徑6厘米 1980年出土于揚州東風磚瓦廠唐代土坑木棺墓中。壺唇口微撇,直頸,溜肩,橄欖形扁平腹,平底。壺身兩側各有雙耳,為背水穿帶用。壺身通體施青綠色釉,一面用綠彩繪有長腳花云氣紋,一面用綠彩書寫古阿拉伯文“真主最偉大”銘文。此壺的造型、銘文和紋樣具有濃郁的西亞風情,而壺的產(chǎn)地在中國長沙窯。這是一件反映唐代中西文化合璧的重要信物。 唐茶葉末釉貼花楓葉紋枕 高8.6厘米,枕面長12.8厘米、寬10.4厘米 1980年東風磚瓦廠出土。枕作長方形,枕面兩端稍高,面微弧凹。枕件中空,側壁有一圓形小孔。前后壁各貼一片楓葉,再施灰褐色茶葉末釉,燒結后形成露胎的楓葉圖案。枕底露胎,胎灰白細膩。 北宋青白釉香熏 高16.5厘米、腹徑15.3厘米、底徑10.5厘米 該器為傳世之物。熏為上下對合的球形,熏蓋布滿“火焰狀”鏤孔,以子母口與熏體結合,熏體中腹有一道凹狀弦紋。底座束脛,高圈足,平底。胎質(zhì)堅密白細。器內(nèi)無釉,器外滿施青白色釉,釉色瑩潤如玉。此熏器形美觀墩實,為實用器。 南宋白釉褐彩花卉紋長頸瓶 高23.8厘米、腹徑14.2厘米、口徑6.6厘米 1984年文物商店收購。瓶圓唇,直頸略粗,圓腹,底足微撇。器身以白釉黑花手法描繪紋飾,頸部繪桃花,腹部繪開光牡丹,以單線條紋間隔上下紋飾。其白釉略泛黃,黑彩如漆,色澤純正,為南宋吉州窯彩繪精品。 元白釉褐彩雙鳳紋罐 高40厘米、口徑24厘米 1971年揚州市漕河岸出土。罐直口,溜肩,球形腹,腹下部漸收,玉璧形砂底。器內(nèi)滿施醬釉,器外在白釉上繪褐花。肩部繪鳳紋和花葉紋帶,腹部兩面如意形開光內(nèi)繪一展翅飛翔的鳳,周圍填卷云紋,開光之間飾菊花紋。彩繪用雙鉤平涂和實筆點畫結合的筆法,以深褐色勾線,以淺褐色渲染。罐體碩大,胎質(zhì)厚重,圖案線條流暢,風格豪放,是元代磁州窯代表作。
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高43.5厘米、口徑5.5厘米、底徑14厘米 1984年從揚州市文物商店收購。梅瓶口小,頸短,肩豐,肩以下漸收,至近底部微外撇,淺底內(nèi)凹。通體施霽藍釉,云龍、寶珠施青白釉,兩種釉色對比鮮明、強烈。主紋刻劃一條龍追趕一顆火焰寶珠,并襯以4朵像浮動的珊瑚枝一樣的火焰形云紋。巨龍威武、悍猛,頗有叱咤風云之勢。在國內(nèi)外收藏的3件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中,此瓶器形最大,造型秀挺,釉色凈潤,紋飾精美且又生動活潑,氣勢磅礴,堪稱梅瓶中的極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