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的教科書上對“景深”的解釋不盡相同,但我還是愿意用一句大白話來理解它——對焦點前后的清晰范圍。 任何一張照片都離不開對焦,對焦完成,就會在對焦點的前后形成一定的清晰范圍,畫面的虛實就此產生。 理解景深的概念并不是很難,但在攝影創(chuàng)作中,想要控制好景深卻是一件很容易讓人忽略的事兒,有些人甚至玩了十幾年,仍然在景深問題上摔跟頭,而且摔的很慘,原因就在于“光圈大小影響景深”的理論根深蒂固,以至于忘了“拍攝距離影響景深”和“焦距影響景深”。 理論點:拍攝距離、焦距、光圈在影響景深這件事兒上本是“一奶三胞”,他們相互作用著共同影響著景深。 二哥:姓焦名距字長短,家住鏡頭內部,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長景深越小。 當我們面對一個被攝主體,幾乎是第一時間就會確定我們和它之間的距離,大哥影響景深的事兒已經(jīng)完成了。 在遠距離短焦距拍攝大場面時,即便是我們玩了命地放大光圈,也未必能取得很淺的景深; 反過來也是一樣,在近距離長焦距拍攝特寫時,我們即使將光圈縮小到了極致,也未必能取得很大的景深。 理論上弄懂了,剩下的就是實踐了。不親自動手試一試,您可能永遠也體會不出這里邊的“門道兒”,在我們跟“老三”玩的時候,千萬別忘了它還有兩個更加厲害的哥哥就行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