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1796年,嘉慶皇帝順利即位,可是四川、湖北等地區(qū)就爆發(fā)大規(guī)模的白蓮教起義。當朝廷出兵將其剿滅后,嘉慶皇帝心情非常好,他準備舉行“木蘭秋狝”慶祝一下??墒?,嘉慶剛將消息發(fā)布,卻受到群臣的層層阻攔。他力排眾議,率領(lǐng)大部隊好不容易抵達狩獵的木蘭圍場,可到地方一看,為何嘉慶卻直接選擇回京呢?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wǎng)絡(luò),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nèi)容無關(guān),請勿對號入座) 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莊兩百多里外的木蘭圍場,是清朝歷代皇休閑、狩獵,彰顯武力的重要場所。嘉慶在當皇子時,他經(jīng)常跟隨父親去到此處,但他登基后,因瑣事繁多,一直未找到空暇的時間。于是,嘉慶便想趁著圍剿成功,去木蘭圍場的舉行“行圍大典”。 嘉慶將此行告知朝廷大臣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官員的意見竟出奇的一致,認為嘉慶不該去承德。并且,朝廷大臣直接搬出乾隆,乾隆即位六年后,才開始舉行秋狝,如今皇帝親臨政務(wù)剛滿四年,時機不太合適。嘉慶聽到勸阻的原因,覺得大臣們說的在理,便將此事展示擱置了。 大臣們以為嘉慶會放棄去承德“秋狝”,但第二年,他又將此事提上日程。于是,大臣們開始進諫,前幾日京師突下大雨,永定河、桑干河泛濫嚴重,水災(zāi)發(fā)生后,百姓們流離失所,收成不足上年的六七成,朝廷的負擔增加,如果嘉慶偏要此時出行,定會雪上加霜。因為,皇帝出行會花費大量的資金。 嘉慶再次聽到勸諫的話后,神情有些不悅,在早朝上,他直接告訴反對的大臣:舉行秋狝大典,是我朝的禮法,如果朕只是想享樂,何必去長途跋涉。大臣們聽到嘉慶給出的理由后,立即啞口無言。 嘉慶七年七月,嘉慶帶著大部隊向木蘭圍場的方向前進,但在即將抵達圍場之際,嘉慶卻接到一個“壞”消息。圍場的負責(zé)人稱:今年圍場內(nèi)的天氣較寒冷,導(dǎo)致水草枯竭。嘉慶接到消息后,感覺有些奇怪,于是,他秘密地派幾位大臣前去打探,而打探回來的情況是:圍場內(nèi)水草生長的很旺盛,完全具備狩獵的標準。 圍場的負責(zé)人謊報實情,這屬于欺君之罪。嘉慶進入圍場狩獵時,他才明白為何負責(zé)人說謊的原因。從外表上看,圍場并無異樣,但里面卻沒有獵物。從1792年開始,木蘭圍場就未舉行過秋狝了,按正常邏輯推算,這些年鹿應(yīng)該快速繁殖,比以前還要多才對,可現(xiàn)在圍場不見鹿影,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嘉慶即位后,雖然扳倒大貪官“和珅”,卻難以扭轉(zhuǎn)清朝官場的腐敗風(fēng)氣。貪官的錢主要來源于百姓,百姓們?yōu)榱松罹蛣恿送崮铑^。圍場周圍的百姓會偷偷來到圍場殺死鹿,將鹿茸拿去販賣,甚至砍伐圍場的樹木。當鹿居住的生存環(huán)境被破壞,又遭遇到殺害后,圍場中的鹿基本沒剩下幾只。 嘉慶兩手空空地來,兩手空空的走,看到毫無生機的圍場,鼻子差點沒氣歪。他回到京城后,便開始下令嚴懲貪官,整改朝廷風(fēng)氣。 如果嘉慶采納大臣們的建議,不去木蘭圍場秋狝,他必定會被圍場表面的現(xiàn)象所迷惑。而通過此事,讓我們進一步看到清王朝的本來面目,表面太平,百姓們安居樂業(yè),然而,這只是一種假象,其實清廷內(nèi)在早已病入膏肓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