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叫辨證求因? 辨證求因,就是以病證的臨床表現為依據,以中醫(yī)各種病因的性質和致病特點為參照,將疾病癥狀和體征的組合跟各種病因的致病特點作對照,符合哪種致病特點?就定出是哪種病因,這個稱為“審證求因”。 這樣講,似乎有點抽象,我們舉些例子,比如有三個人來看病,看的都是感冒: 第一個患者,表現為,怕冷明顯,微發(fā)熱,沒有出汗,頭身疼痛,遇寒加劇,咳嗽,痰白清稀,鼻塞,流清涕。 你看,即便是沒有系統(tǒng)規(guī)范學過中醫(yī)的人,都有一種感覺,這是一派寒象,那么由此反推,他就是外感寒邪,盡管有時候,我們通過問診并不能明確追問出他什么時候感了寒邪?又或者,從西醫(yī)的角度,他可能就是細菌或病毒感染,但在中醫(yī)看來,他出現了寒的表現,符合寒邪的性質跟致病特點,所以,辨證就是外感寒邪。 第二個患者,表現為,發(fā)熱重,稍怕冷,出汗,咽腫通,咳嗽,痰黃稠,鼻塞,流黃涕。舌紅,苔薄黃。這是一派熱象,那么由此反推,他就是外感熱邪, 再來,第三個病人,他看病的時候會明確告訴你,三天前受寒了,但今天,已沒有怕冷的感覺,量體溫是高燒,伴咽喉腫痛,咳嗽,痰黃稠,鼻塞,流黃涕,口渴喜歡冷飲。那么我們該怎么辨別病因呢? 請注意,中醫(yī)判定,都是辨別當下狀態(tài),你今天來看病,我給你看的是當下,所以即便你明確告訴我,三天前是感受寒邪了,但你今天是一派熱象,中醫(yī)的辨證就是,熱邪壅肺。因為,現在呈現的所有的癥象,都符合熱邪的性質跟致病特點, 這個就是辨證求因?;蛘呶覀兛梢詼蚀_一點來講,這是倒果為因,把今天的表現作一個反推,看符合哪種病因的性質跟致病特點?就算是哪種病因。 這樣就可以不糾結了。 為什么呢?假如你要用原始感覺到是什么病因來確定,那么要診斷病證的病因,就是很麻煩的。比如感冒,到底有多大比例的人能講得出來-你到底是什么時候受了風,受了寒,受了熱,或感了濕邪?其實比例并不大。 但如果我以你當下的表現狀態(tài)來反推是什么病邪就簡單了。只要你有病證表現,那就都基本能推的出來。 所以,辨證求因,才是中醫(yī)尋找病因的主要方式。 下來的治療無非就是有寒散寒、有熱清熱、有濕祛濕而已。 或者有人會問:感冒經常是由西醫(yī)所講的是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所致,中醫(yī)不用這些名詞,那么這些病中醫(yī)能治好嗎? 這個問題問的好,等我們聊完中醫(yī)的六淫病因的時候,我們再來討論這個問題。 |
|
|
來自: real壽元調養(yǎng) > 《病類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