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裝劇中,我們常會看到皇帝要賜死某個大臣,一般都會賞他三尺白綾或者一杯毒酒。三尺白綾很好理解,就是讓他上吊自殺,但是賜一杯毒酒,究竟是什么毒呢? 有人說是鶴頂紅,傳說中的超級毒藥,人只要一沾嘴唇,就必死無疑,于謙的祖父王老爺子曾經(jīng)在清宮當官,就是一級鶴頂紅品鑒師,據(jù)說上任當天就死了。 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太祖趙光義賜死的時候,則是一杯下了牽機藥的毒酒,吃下去后,人會開始抽風(fēng),最后頭與足相接,呈佝僂狀而死,十分凄慘。 還有砒霜一類毒性猛烈的毒酒,其實砒霜就是鶴頂紅,但是砒霜這名字太普通了,一起說起砒霜大家就知道你要殺人了,最為人知的故事是毒死武大郎,不論名字還是事跡,完全沒有鶴頂紅的逼格。 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古代用毒酒殺人的方式比較流行,但你可能不知道,在下毒解,最早成名的毒藥是鴆。 還因此誕生了一個成語,叫做“飲鴆止渴”。 01 ▲ 飲鴆止渴 鴆字很容易被人看成鳩,老有人念成飲鳩止渴,一定要注意區(qū)別哦! 飲鴆止渴出自《后漢書·霍谞傳》:
這種做法就像為了充饑去吃附子,為了解渴去飲鴆酒,食物還沒進入腸胃呢,嗝屁了。 看懂這句話,成語的意思就很明顯了,是比喻用錯誤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不顧后果的嚴重性。 02 ▲ 典故 話說東漢時期啊,有個人名叫霍谞,跟所有故事中的主角一樣,霍谞從小就是個愛學(xué)習(xí)的好孩子,在當?shù)馗怯胁抛又Q,長大后也很有出息,官居廷尉。 霍谞有個舅舅,叫宋光。也是個當官的,省長,為官清廉、秉公執(zhí)法,這樣的人在官場肯定會得罪不少人,自古如是。 那些被他得罪的人聚在一起一合計,就搞出個計策,誣告宋光私自篡改詔書,那可是欺君罔上的殺頭之罪啊,皇帝知道了跳著腳要弄死他。 年僅15歲的霍谞站了出來,他給大將軍梁商寫信說:“我舅舅當了一輩子省長,他人品怎么樣將軍您是知道的?,F(xiàn)在有人誣告他篡改詔書,您覺得可能嗎?要殺我舅舅這樣的清官,對于朝廷來說,無異于飲鴆止渴?!?/span> 梁商看完信,覺得霍谞說得很有道理,就告訴了皇上。皇上說:“哼,我是個聰明人,是不會做出飲鴆止渴這樣的傻事的!” 宋光,獲救。 03 ▲ 附子和鴆 前文引用《后漢書》中一段話,提到了附子和鴆兩種有毒物質(zhì),分別是指什么呢? 附子是一味中藥,具有毒性,嚴重的會導(dǎo)致腎衰竭,當然了,中醫(yī)所用的附子都是經(jīng)過處理的,并且在使用的時候,謹遵醫(yī)囑不亂來,就不會有什么大問題。不要上綱上線借這個問題來黑中醫(yī),黑不到點子上。 很多人就很奇怪,生病了吧要去看醫(yī)生,但是醫(yī)生說了不要這樣不要那樣,他又不聽,結(jié)果錢花了,病沒治好,就跑到醫(yī)院鬧,這種情況就屬于腦子有問題,建議轉(zhuǎn)院。 鴆是咱們今天的主角,一種存在于傳說中的鳥,它身體是黑色的,但羽毛是紫綠色,眼睛是紅色,最愛吃的食物是蛇。據(jù)說鴆鳥全身充滿了劇毒,想要下毒害人,只需要一根鴆鳥的羽毛到酒中涮一下,無色無味,殺人于無形。 04 ▲ 呂后毒殺劉肥 相傳,在漢惠帝時期,齊王劉肥進宮朝見,漢惠帝對他可好了,一口一個老哥叫的特別親熱。這一來呂后就不開心了,因為劉肥的母親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一任情婦,早在呂后之前很久,就和劉邦有一腿,生下了這個兒子劉肥。 龍生九子,見誰上誰,這話不是亂說,劉邦就是真龍?zhí)熳樱四敲炊鄡鹤?,呂后何許人也,作為正房,能讓你好過嗎! 于是,呂后趁著漢惠帝和劉肥一次宴席,命人倒了兩杯毒酒擺在劉肥面前,漢惠帝識破了母親的毒計,在劉肥端起酒杯向呂后敬酒時,惠帝端起了另一杯酒,呂后一看自己兒子也要死,心下不忍,就打翻了惠帝手中的酒杯。 劉肥哪怕是個傻子,也知道這其中有事了吧,他就假裝醉酒離開了,后來他才聽別人說,那兩杯酒,就是鴆酒。 05 ▲ 《山海經(jīng)》中的鴆 《山海經(jīng)》中,對鴆鳥的形象有詳細的記載:
說鴆鳥像雕一樣大,紫綠色的,脖子長嘴巴紅,愛吃蝮蛇的頭。 《山海經(jīng)》里面還有另一種對鴆的描述:
雉就是野雞,蜚是一種昆蟲,也指一種長得像牛的神獸,它有一頭奶奶灰的白發(fā),一只眼睛還有蛇的尾巴,會給天下帶來瘟疫,對鴆的描述既然是在《山海經(jīng)》中,那么我們可以肯定,這里的蜚是指神獸了,因為書中對蜚也有記載:
06 ▲ 鴆到底是指什么? 關(guān)于鴆鳥到底是什么,歷來有很多種說法。 第一種是傳說:《山海經(jīng)》記載,鴆以蝮蛇為食,蝮蛇是一種有劇毒的蛇類,一旦被蝮蛇傷害了,基本上就沒有生還的希望。 但《山海經(jīng)》本身就是一部富于神話傳說的書,里面記載的大部分生物,都沒人見過,都只存在于傳說中。 第二種說法是,鴆鳥真實存在。因為史書中對鴆毒的記載太多了,人們不可能平白無故搞出這么一個不存在的事物,還記載于史籍中。只是后來因為認為捕殺或者其他原因,這種鳥類滅絕了。 第三種說法是,鴆鳥就是大冠鷲,又名蛇雕。其形象跟傳說中的鴆比較相近,并且也是以蛇為食,但問題是,蛇雕雖然可以抵御毒蛇的進攻,但是它本身并不具有毒性。 還有一種說法是,鴆鳥其實是指黑頭林鵙鹟(jú wēng ),這種鳥身體是黑色和橙色組成,渾身都是毒,人一碰到其羽毛就會中毒,嚴重者幾小時內(nèi)就會死亡。 黑頭林鵙鹟的毒性與鴆鳥十分相似,但是它的顏色顏色是黑、橙,與記載中鴆鳥的紅、紫綠大不一樣;鴆鳥大如雕,而黑頭林鵙鹟是一種小鳥;并且,黑頭林鵙鹟生活在新幾內(nèi)亞地區(qū),跟中國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所以鴆鳥到底是什么,尚無定論,也許它確實不存在,只是因為霍谞的故事,人們便把毒酒以鴆酒代替,說法委婉一些,也符合中國人的處世之道。 07 ▲ 年輕人,不要飲鴆止渴 有些年輕人吶,找不到女(男)朋友,但20多歲正處于血氣方剛的年紀,體內(nèi)的小精靈日夜翻騰,不拿出意大利炮真是壓制不住,于是乎就走上了約或嫖的道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上癮,從此把約和嫖當做自己的人生理想,以約的人數(shù)為傲,別人談起愛情還一臉鄙視說:“切,小孩子才談戀愛。” 其實就是習(xí)慣了這種拔x無情,不用負責的亂性態(tài)度,反倒對真正的愛情和有愛的性產(chǎn)生了抗拒,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哪能保證每次約到的都是好人啊,說不定哪天就遇到仙人跳,被人割走一個腎,或者染上一身花柳病。 這種行為,就無異于飲鴆止渴。等到后悔,為時已晚,所以年輕人吶,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和性生活觀,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
喜歡記得來一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