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陰陽比和不比和論之,若有此理。但若拘三合,恐執(zhí)泥山家五行之說?!袷郎郊椅逍姓\為誤人?!祆?/span> 對風(fēng)水理論二分天下有其一的理氣派,形勢派名家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在“玉髓經(jīng)發(fā)揮序”中,蔡元定交代了之所以推崇玉髓經(jīng)的緣由,對大別于宗廟、理氣風(fēng)水術(shù)的形巒“張五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地理之學(xué),其來尚矣。專門始數(shù)百家,以五星為主,蓋已稀見,以五行生克參論造化,尤所未聞。夫以談命造化格例論地理,聞?wù)咭?,見者笑,而實為兩間之妙理,有不可易焉者。” 蔡元定 像(濟陽堂《蔡氏大宗譜》) 南宋是理氣派盛行的重要時期。該術(shù)在福建,受到世居閩地的蔡發(fā)、蔡元定、朱熹等人的激烈批評。 蔡發(fā)在《地理總說》中明確指出: “今野俗之書,專論坐向水路之星辰,所謂星辰者,又取之于北斗之七星,更無義理。……世之君子不知本原,無能察者,故地理之書其謬固多,其以七星定向坐水路之吉兇五行者,又謬中之最謬者也?!?/span> 蔡發(fā) 像(濟陽堂《蔡氏大宗譜》) 蔡元定鄭重告誡曰: “宗廟一家,文字極其誤人,不可深信。大抵天地造設(shè)皆有自然之理,豈可以宗廟之說勉強求合。” 理氣派的理論基石,大抵立于陰陽五行、八卦、四時、五方、七曜、九星、九宮、十二神、二十四山、二十八星宿之上,形成一套天、地、人三才相對應(yīng)的演化系統(tǒng)。 宗廟理氣同古代的式法、日法等選擇術(sh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都重視八卦九宮、七政(曜)九星、二十四節(jié)氣以及星象分野等。因此,理氣派的理念也貫穿于為民眾日常生活所需的通書之中。 土圭日景 唐、宋方位理氣之說,與早期堪輿活動有關(guān),原屬于法天地,象四時,然后言天地之利害,人事之成敗的一種術(shù)數(shù)。北宋末至南宋初,理氣派“九星飛宮法”、“大游年法”,視卦例水法以定朝向,已基本成型。 從知識體系上看,這種被理學(xué)家鄙為模仿、剽竊的“野俗”之術(shù),在重視千古不易的“地利”同時,更看重風(fēng)水選擇的“天時”(天星運轉(zhuǎn))。 (明)顧吾序著、(清)箬冠道人重編《八宅明鏡》卷上“論男女生命”開篇曰:“人之生命不同,宅之宜忌各異?!?/span>理氣派還考慮“人和”(命理),將命主五行(即宅主的八字、流年、音姓等)同穴地方位結(jié)合起來,并考慮營造時令的吉兇。即所謂吉人、吉地、吉時相輔相成。 在理氣派看來,龍以脈為主,穴以向為尊,水以向而定,向以局而分。所謂來路看四生,坐下看四絕,局內(nèi)看三合,向上看雙金。陰用陽朝,陽用陰應(yīng),合之固純屬一家;山運收山,水運收水,分之亦互為生旺。龍為地氣,當(dāng)從骨脈實處,窮其內(nèi)而注之;水為天氣,當(dāng)從向方虛處,窮其外而引之,以注氣放水。如此稍不注意,即入三合水法消納之窠穴矣。 形法派主張福人配吉地,承認(rèn)人與地的客觀關(guān)聯(lián)性,反對將命理三合與風(fēng)水吉兇扯在一起囫圇論之的做法。 朱熹曰: “以陰陽比和不比和論之,若有此理。但若拘三合,恐執(zhí)泥山家五行之說?!袷郎郊椅逍姓\為誤人。” 朱熹 像(來源:hi.baidu.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