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分四季,各有不同,而以四季之景入詩,又各有不同含義,常有說傷春悲秋,就是指人們對春天逝去的惋惜、對秋天蕭瑟的悲傷。 所以,我們在讀一首跟景色有關的詩詞時,一定不能只看字面,那是美則美矣,沒有靈魂,只有當你讀懂了詩內在的意思,才能讀懂一處美景。 01 ▲ 春之美
這是一首純粹的寫景詩了,寫的是初春美景。 春天的柳樹像一位精心打扮的下架比喻,穿著一身嫩綠色的衣服,充滿了青春的活力,那條條下垂的枝葉,就像她身上下墜的絲帶一樣,在風中搖曳。 這些如絲般順滑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呢?一陣春風吹過,詩人心中有了答案,原來,是春風用她靈巧的雙手,為柳樹剪出了這細嫩的柳條兒??! 02 ▲ 夏之美
最能代表夏天的花,就是那開遍池塘的荷花。而人間最美的荷花,都盛開在西湖中。 在詩人楊萬里心中,也是這樣認為的,他說,江南夏天的風光,是與別處不一樣的。他在詩的開頭就這樣說,非常不講道理,根本不給人辯駁的余地,當然,也沒有人會反駁。 那到底有什么不一樣呢? 楊萬里說:你看,那大片大片的碧綠色蓮葉,隨著湖面延伸到了天的盡頭,天是無窮的,西湖中的蓮葉,也是無窮的。 你再看,在這無窮的碧色中,在陽光的照耀下,那熱情盛開的荷花,紅彤彤的,嬌艷明麗。 這樣大片大片的碧綠,大片大片的火紅,在其他季節(jié)是看不到的,在其他地方也不可能看見,只有六月的西湖,才有這也美麗的景色。 03 ▲ 秋之美
這一到秋天,就不一樣了。春天的純粹沒有了、夏天的火熱也沒有了,跟著秋天一起到來的,必定是愁。 張繼這首《楓橋夜泊》,是愁中之愁。 月亮落了、烏鴉悲啼、霜氣布滿天地之間,與人的愁緒相伴的,只有江邊若隱若現(xiàn)的楓樹、漁船上星星點點的火光。 我一個人帶著無限的愁思,本就難以入眠,姑蘇城外的寒山寺中,還傳來了陣陣鐘聲,在這寂靜的夜里,更襯得我孤苦伶仃。 04 ▲ 冬之美
不管讀過多少首詩,不管詩人的名氣有多大,不管我多喜歡那位詩人,說到冬景,在我心中最美的只能是這一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這首詩啊,最妙的就是,在交通不發(fā)達的唐朝,他用開頭兩句詩,就告訴世人,新疆的天氣和中原可不一樣了,你看你看,這才八月呢,已經(jīng)北風卷地、漫天飛雪了。 這可是大大滿足了中原王朝百姓對西邊神秘世界的好奇心。 這還不夠,只告訴你們八月飛雪,你們還不知道新疆的雪是啥樣的。于是他又說:就像忽然吹來了一夜春風,雪白的梨花都盛開了。 梨花你們知道吧?每到春天,梨花開滿枝頭,遠遠看去,就像樹上落滿了雪花一樣,你反過來想,雪花掛滿枝頭,就像開滿了梨花一樣。 岑參回到中原跟朋友們說起西域雪景的時候,忍不住手舞足蹈。朋友們臉上,都寫滿了羨慕。
喜歡記得來一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