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號:古君尚? 各位父老鄉(xiāng)親兄弟姐妹們: 歡迎來到我的大魚號~我會每天給大家推送各種優(yōu)秀的文章。您對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意見,可以在文章的下面任意評論和吐槽!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歷史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可能有點陌生,畢竟年代久遠,而且也是像三國一樣紛亂,但是由于當時的諸侯國比較多,所以這段歷史看起來比較混亂,理解起來還比較費勁。最讓人深刻的就是春秋五霸了,其實春秋五霸也是有兩個版本的,一說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另一個版本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不過后一個版本普遍得到大家的承認,而且在歷史教材中也比較偏向后一種版本。
兩個版本中都有齊桓公,可以看出,齊桓公作為霸主是毫無爭議的,而且始終排在第一位。那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一下,作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為什么最后被人幽禁活活餓死?死后67天才有人收尸,而且桓公之尸已腐爛不堪,蟲蛆爬出戶外,惡臭難聞。 第一,繼位 如果你記性好,應該記得語文課本中講述過一段歷史,那就是齊襄公與其妹文姜私通的文章,而這個齊襄公就是齊國的第十四位君主,也就是齊桓公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因為齊襄公荒淫無道、利用其父齊僖公的余威征伐不斷,之后又殺死自己的妹夫魯桓公,不知悔改,又殺了鄭國的國君,最后被大臣殺害。此時公孫無知繼位,這個公孫無知是齊桓公的弟弟,結果公孫無知也被大臣害死,齊國陷入內亂,最后齊桓公從莒國過來繼位,不了中途差點被管仲一箭射死,最后偷偷回到齊國,得到了齊國高氏、國氏的協(xié)助,打敗了魯國支持的公子糾。最后成功成為齊國君主。 第二,改革: 齊桓公繼位后最明智的決定就是不計前嫌赦免管仲,并任用管仲為相,開始自己改革。當時齊桓公剛繼位不久就發(fā)兵兩次攻打魯國,都無功而返,最后在管仲的勸說下開始實行軍政合一的改革,任命隰朋為大司行,負責外交;請任命寧戚為大司田,掌管農業(yè)生產;任命王子城父為大司馬,統(tǒng)帥三軍;任命賓胥無為大司理,負責司法刑律;任命東郭牙為大諫之臣主管監(jiān)察諫議。最終齊國開始從衰落走向強盛,有了稱霸的資本。
管仲拜相 第三,稱霸: 齊國經過改革,國力強盛,公元前681年,和宋、陳、邾、蔡等國會盟,被推舉為盟主。在周惠王十四年(前663)率領軍隊大破山戎,化解了燕國的維基,還進擊令支、孤竹,獲得勝利。之后出兵擊敗狄人,拯救邢國于危難中,幫助衛(wèi)國復國。二十一年,率八國之師打敗了蔡國軍隊。之后平定了周王室的內亂,幫助太子平(后來的周襄王)奪得周朝國王的位置,在周襄王二年(前651),和周王卿士及諸侯會盟于葵丘,將霸業(yè)推向鼎盛。
第四,身死: 齊桓公到了晚年,越來驕橫和昏庸,當初管仲病重時就勸說過齊桓公一定將豎貂、易牙、開方這三個人驅逐出齊國,因為這三個人一定會禍害齊國,齊桓公聽了勸,但是不就又把三個人召回。果然在齊桓公病重期間,三個人把齊桓公關在一個小屋中假傳齊桓公的詔書為非作歹,只留下一個洞送飯,最后也不送飯了,最后齊桓公活活被餓死,齊桓公的兒子們聽說齊桓公死了,就開始爭君主的位置,67天后才想起齊桓公,此時齊桓公之尸已腐爛不堪,蟲蛆爬出戶外,惡臭難聞。 一顆孤獨寂寞的心需要關注來撫慰,我需要關注,因為關注讓你我更親近 。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系,我們會立即下線。 |
|
|
來自: 洪磊gcyqwwn7v8 > 《春秋戰(zhàn)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