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黛玉、賈寶玉和薛寶釵,如果薄命司不分性別,三人無一例外都是薄命司中的人。 根據(jù)曹翁在書中設置的判詞和伏筆,林黛玉最后淚盡而亡,薛寶釵守寡一生,賈寶玉出家當了和尚,拋家舍業(yè),為林妹妹守墓到舌鈍齒落。 而其實,寶黛釵3人,在命運的悲劇到來之前,都有一次改變宿命的機會,而3人無一例外都選擇了飛蛾撲火般的孽緣人生。 而這3次轉動命運車輪的機會在哪?“源易緣”認為都藏在3個“不要”里。 林黛玉在3歲時有一個癩頭和尚說過,讓她總不要見外姓親友,而從她后來的經歷看,她沒有做到。 賈寶玉那個命根子通靈寶玉上其實也有他的命運轉機,“莫失莫忘仙壽恒昌”,這句再明顯不過的話,實則是寶玉的保命符。 而在見到林妹妹后,他幾次三番摔玉,“仙壽恒昌”的美好結局也與他漸行漸遠了。 ![]() 薛寶釵的金項圈上也有兩句話,和賈寶玉通靈寶玉上的話對仗工整,“不離不棄,芳齡永繼?!?/p> 3人之中,唯有寶釵做到了不離不棄,但結局仍然是入了薄命司,被寶玉拋棄,做了一個永遠的老姑娘,”芳齡永繼“這句讖語,讓寶釵一生備受孤獨。 縱觀這3人,黛玉和寶玉,癩頭和尚都告訴了他們不要怎樣,但他倆沒有遵守,因此落入命運的悲劇里也不奇怪。 但寶釵,確實做到了不離不棄,為什么卻同樣得到一個破碎的人生呢? 這里有沒有一個可能,寶釵所戴的金項圈本身就不是有慧眼的癩頭和尚送給她的,而是薛家為了攀親,自己人為打造的項圈,自己寫上的這幾句話呢? 而讓薛家沒有想到的是,這8個為振興薛家而設計的八個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沒有給薛家?guī)硐M恼衽d,反而害了女兒寶釵一生。真應了那句“人有千算,天則一算”的俗語。 ![]() 記得林黛玉剛進榮國府時說她那個生來就有的病嗎?無論吃什么藥都不見效,“三歲那年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要化她去出家,父母固是不從,他又說‘既舍不得她,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后,總不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生?!?/p> 你看,林黛玉命運里的解就在出家,或者不要見外姓親友。而恰恰在林黛玉母親去世之后,父親偏偏把她送到了姥姥家,遇見了那個讓她淚盡而亡的賈寶玉。 林黛玉之所以違背癩頭和尚的金玉良言,皆因她無法排解與神瑛侍者的愛慕之情,因此即便明知前路難行,她也必會飛蛾撲火,赴會生命之約。 賈寶玉實際是青埂峰頑石的化身,本已享受著仙壽恒昌的美好生活,但偏偏要經歷一下“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xiāng)”的塵世煙火,而漸漸迷失逍遙石頭的本性,因此他在塵世的悲劇命運也是在所難免的。 ![]() 而寶釵一家為了振興薛家,讓寶釵嫁入豪門,計劃周詳,最后也得逞了,沒想到寶玉撒手塵緣,更沒想到的是賈家一敗涂地,連薛家還不如。 所以從這個層面上看,寶釵雖然睿智異常,但相比秦可卿的見識還要遜色很多。 面對賈家的困境,秦可卿有清醒的意識:否極泰來,榮辱自古周而復始,豈是人力可以常保的? 而聰明如薛寶釵,在榮國府居住多年,賈家江河日下的困局不可能不知道,卻依然費盡心機促成金玉良緣的婚約,可見薛家的見識真心不怎么樣。 見識決定命運,因為一朝失算,寶釵和其家人承受了難以想象的苦難。 就此話題,你有什么高見或,歡迎留言互動。 參與書目:《脂硯齋評石頭記》《紅樓夢》《紅樓奪目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