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1年11月20日,《北平晨報》報道:“19日午后2時,中國航空公司飛機由京飛平,飛行至濟南城南三十里黨家莊,因天雨霧大,誤觸開山山頂,當即墜落山下。本報記者親往調(diào)查,見機身全焚毀,僅余空架。乘客一人,司機二人,全被燒死,血肉焦黑,莫可辨認......” 很快眾所周知,那名遇難乘客就是一代才子徐志摩。與此同時,與他藕斷絲連的四位女子,各有不同的反應(yīng): 妻子陸小曼聽到噩耗,頓時感到“天垮了,地陷了,世界進入一片黑暗。”在承受種種指責(zé)后,她都忍了下來,親書一幅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壓于臥室玻璃板,屋里還掛了一幅志摩遺像,每隔幾天,她便要換一束鮮花放在遺像前。她告訴好友王映霞:“艷美的鮮花屬于志摩,是永遠不會凋謝的,所以我不讓鮮花有枯萎的一天?!?/span> 林徽因得知徐志摩是為了聽自己演講,而乘機逝世消息后,幾乎暈了過去。她和丈夫梁思成編了個小花圈,中間嵌著徐志摩的照片,敬悼于靈前。第二年寫下了詩歌《別丟掉》: 別丟掉 你仍要保存那真 一樣是隔山燈火 滿天的星 只使人不見 紅顏知己凌叔華在《志摩真的不回來了嗎》一文中,寫道:“我就不信,志摩,像你這樣一個人肯在這時候撇下我們走了的。平空飛落下來,解脫得這般輕靈,直像一朵紅山棉辭了枝杈,這在死的各色方法中,也許你會選擇這一個,可是,不該是這時候!” 前妻張幼儀在聽到噩耗時,她對兒子徐積鍇說:“你爸爸上天了,快隨你舅舅去接靈吧!” 而我們始終記起的,是雋永至今的那首小詩《沙揚挪拉》: 沙揚娜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