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舍得一身剮,敢把金剛頸上掛,舍得滿掌肉,燈籠核桃盤不夠。 但某些文玩雖很虐手,卻也很有助于磨礪自己的性子脾氣,即強身,又健體, 盤的是棱角 , 磨的是內(nèi)心! 下面依次盤點一些最有代表性的虐手文玩。 若論文玩圈刺最多,刺最利的文玩,滴血蓮花必須榜上有名,野菠蘿的籽,這說白了就是個小時候的野菠蘿啊,扎人程度可想而知。 聽到“野菠蘿”,很多朋友便會下意識地認為,野菠蘿就是生在野外的菠蘿,但其實并不是這樣。 所謂野菠蘿樹,本質(zhì)是露兜樹,屬于露兜樹科,正經(jīng)的水果菠蘿則是鳳梨科,二者除同屬單子葉植物綱(這綱里有五萬多個物種)外并沒有什么交集。 但這倆長的確實很像,《露兜樹果實中醇溶精油成分分析》一文提到: 露兜樹為半紅樹植物,形態(tài)奇特,果實像菠蘿,堅硬而含有木質(zhì)。 露兜樹的種實確實很像菠蘿,但幾乎沒有可食用的果肉部分,所以其實硬度比菠蘿高得多。 為了剝開它的外殼,需要用剪刀去頭尾,尖嘴鉗剝外皮,還要上刻刀、三棱銼刀塑形…… 可想這玩意得有多硬。 有人調(diào)侃說,滴血蓮花為什么越盤越紅,那都是玩家的血染的啊…… 燈籠核桃也是一虐手大戶,主要可分為西北燈籠,秦嶺燈籠,湖北燈籠,臨安燈籠這幾個品種。 但是比較著名的還是前兩者。 有關(guān)核桃的硬度,東漢開國皇帝,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就曾賦詩提及: 內(nèi)柔外剛撐鐵骨,十丈跌落予他人。 但畢竟一般的核桃,大體渾圓,溝壑不深,硬點也就罷了,可燈籠核桃卻偏不——紋路深、大刺兒、鋸齒紋,實在讓人看了就覺得手在隱隱作痛。 其深邃細密的紋路,和扎手刺痛的特性,真可以說是讓玩家痛并快樂著。 一般我們把金剛菩提的紋路分肉紋和柴紋兩種。 通俗來說,肉紋比較粗,相對飽滿一些,柴紋比較細,有干瘦尖銳的感覺。 大部分玩家喜歡肉紋,畢竟飽滿柔和,盤起來舒服,也有玩家喜歡柴紋,干瘦尖銳,有個性,骨感美。 當然,柴紋金剛再怎么硬怎么扎人,其實也和前兩位不是一個量級的。 柴紋真正虐手的地方,還在于清理和盤刷的難度方面……每天一小時,刷不了一個周,您就應(yīng)該感覺不到手的存在了…… 上面這家伙,名叫鬼角菩提,外表跟它的名字一樣彪悍霸氣,黑暗神秘。 這玩意刺都在上面擺著呢,能不扎手嗎? 鬼角菩提,從植物學(xué)來說是四角菱的種子。很多玩家認為四角菱是“野菱角”,和菱角并非一類,但實際上,四角菱為菱科菱屬植物,依然可以算是菱角的一種。 如《四角菱果殼總多酚提取工藝》一文提到: 四角菱為菱科菱屬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菱角又名水栗、沙角、芰實,為菱的果實。 說起菱角,菩提哥就不能不想到江南文化里亭亭玉立,坐小舟,剝菱角的女子。 記得張九齡《東湖臨泛餞王司馬》有云:蘭棹無勞速,菱歌不厭長。 如此溫文爾雅,江南水鄉(xiāng)的代表植物,果實卻是又猙獰又酷的虐手文玩,世界還真是奇妙。 通天眼菩提,呈深灰色,主體之上存在不規(guī)則的小點狀突起物,虐手程度只能說一般。 但它的有趣之處在于,通天眼菩提的每一粒凸起上面,都有一圓形小孔,宛如通天之眼,十分神秘。 一般認為,通天眼菩提是沒食子蜂幼蟲,寄生于殼斗科植物樹幼枝上,所產(chǎn)生的寄生蟲癭。 因此那些孔洞,其實是沒食子蜂幼蟲離開寄生蟲癭的路徑。 除了可以當文玩之外,通天眼菩提也是一味中藥,在《雷公炮炙論》,《藥性論》等很多醫(yī)書中都有提及。 《普濟方》沒食子散:治小兒洞泄下痢,羸困,沒石子,訶黎勒用皮各半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