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療中國晉代《肘后方》記載用狂犬腦組織治療狂犬?。骸皻⑺?,取腦敷之,后不復發(fā)。”但這一做法與現(xiàn)代病理學知識是矛盾的,因為患狂犬病的狗的腦脊液是狂犬病病毒含量最高的部位,這樣做似乎在加重病毒感染。也有一種觀點認為這實際上是在做疫苗接種,類似于西醫(yī)在患者發(fā)病之前注射疫苗的方法,差別在于這種做法未經(jīng)過現(xiàn)代減毒程序,狂犬病病毒的毒性與活性不會減低,仍然保持傳染力與致病力。 狂犬腦體中含有抗狂犬病物質是一直到十九世紀時才由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所證明。清代作家金武祥在其《粟香五筆》中記錄了一個治療狂犬病的藥方:用大劑人參敗毒散,加生地榆、紫竹根煎服。如病者牙關已閉,須擊去門牙灌之。一劑而神識清,兩劑而病若失。方用真紋黨三錢、羌活三錢、獨活三錢、前胡三錢、紅柴胡三錢、炒枳殼二錢、桔梗三錢、茯苓三錢、甘草三錢、撫芎二錢、生姜三錢、生地榆一兩、紫竹根一大握,共十三味,濃煎,溫服。 中國現(xiàn)代資料中也有關于中醫(yī)治療狂犬病的相關記載:“1956年8月,余在某某縣人民醫(yī)院搞中醫(yī)藥治療“乙腦”試點,該縣某區(qū)轉來一狂犬病人,不能見水,喝水時要用毛巾遮目,方可飲下,病情十分嚴重,院領導召集全院醫(yī)務人員會議,并邀余參加,討論治療方案。 西醫(yī)稱狂犬疫苗早已用過,效果不顯,別無良法。征詢余之意見,爰書《金匱》下瘀血湯方,囑即配服。翌日晨,果下惡物甚多,怕水尚未盡除,囑繼續(xù)配服原方,惡物下盡,病亦霍然?!毕吗鲅獪渲坪头梅椒ㄈ缦拢骸疤幏剑荷簏S9克,桃仁7粒(去皮尖),地鱉蟲7只(活去足,酒醉死)。 配制和服法:上3味共研細末,加白蜜9克,陳酒1碗,煎至七分,連滓服之。如不能飲酒者,用水對和,小兒減半,孕婦不忌??崭狗怂幒螅瑒e設糞桶1只,以驗大小便,大便必有惡物如魚腸豬肝色者,小便如蘇木汁者,如此數(shù)次后,大小便如常。不拘劑數(shù),要服至大小便無惡物為度,不可中止,如留有余毒,則有再發(fā)之虞。 如服后大小便正常而無惡物者,非狂犬病也。愈后不禁忌。余用本方治療狂犬病多例,屢試屢驗?!薄?/p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