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于有一本可以讓孩子讀的詩經(jīng)了 看到柔嫩的柳枝和鮮花,你告訴孩子真漂亮! 看到鳥在河中玩鬧的美景,你告訴孩子真美啊! 介紹身邊的同事,你告訴孩子這是漂亮小姐姐!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說出口的語言變得越來越同質(zhì)化,毫無中文的美意,來看看咱們二千多年前的老祖宗——
古人云:“不學詩,無以言”。 意思是:不讀《詩經(jīng)》,連話都不會說了。 《詩經(jīng)》的偉大并非內(nèi)容多深,而是它展示了生命的百般形態(tài)、生活的瑣碎日常,萬事萬物皆可入詩,充滿了古代人間煙火氣。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詩經(jīng)》一直受到歷代讀書人的尊崇,并且成為一種文化基因,融入華夏文明的血液。
正因為它如此經(jīng)典,所以《詩經(jīng)》被國家教育部推薦為國學啟蒙讀物,列入了1~9年級學生的必讀書單。但也因為《詩經(jīng)》里有太多的生僻字,行文方式也是2000多年前的,別說讓孩子感受其美意了, 光是讀通讀順都令孩子覺得有難度。 久而久之,這部原本“最接地氣”的詩集就成了孩子不愿觸碰的讀本。 所幸,前段時間我接觸到了一套《給孩子的詩經(jīng)》,看后我感到:終于有一本可以讓孩子讀的詩經(jīng)了! 它從《詩經(jīng)》305首中,挑選了60篇經(jīng)典詩歌(包含教育部推薦背誦篇目),這些篇目都極具代表性,如《關雎》《蒹葭》《無衣》《桃夭》《子衿》等,非常適宜作為孩子的詩詞啟蒙讀物。 以《木瓜》這首詩為例,給大家講講內(nèi)容。 首先,《木瓜》作為標題,大字在頂,附有題解,題解特意選擇了《詩經(jīng)》研究專家程俊英的注解部分,讓孩子知道,這首詩是在講什么。 看到上圖里一些字右上方的小圓圈了沒?這可不是為了好看,而是書中對所有的生僻字、假借字、多音字都隨文標記,在下文進行注釋。 上文標記的特殊字,在下方進行了注釋,方便小朋友通暢誦讀~ 翻頁后,配上的是著名學者周振甫的譯文,以及【名物考】欄目。 【名物考】值得說一下,它對書中50多種提到的物種,進行了專業(yè)的考究。就像這首《木瓜》提到的木瓜,并非咱們現(xiàn)在吃的水果哦!而是一種薔薇科植物,也叫木瓜海棠。有了這個欄目,孩子的閱讀和理解都更準確,也更有趣味了呢! 對了,全文的插圖都特別美!每一首詩旁配備的精美插圖,是由數(shù)十位國內(nèi)新銳畫家而作的。翻頁到了譯文和名物考這邊,配的是日本江戶時代細井徇,所作的60幅《詩經(jīng)名物圖》。 感受一下:
除此之外,每一首詩精心錄制了音頻,音頻根據(jù)每一首詩詞的內(nèi)容,構建出詩詞發(fā)生時的場景,不知不覺得把孩子帶入景中,穿插知識點,加深孩子對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 拿在手上,硬紙殼精裝,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很有質(zhì)感,原價108元2冊,現(xiàn)價只需要78元,感興趣的家長趕緊下手吧,無論是用來給孩子做啟蒙讀物,還是家長自己看,把這套書帶回家都不虧。 1、中國詩歌總集的開端,給孩子最經(jīng)典的文學滋養(yǎng) 《詩》、《書》、《禮》、《易》、《春秋》,統(tǒng)稱五經(jīng),在古代相當于咱們的現(xiàn)在教育部推薦必讀,想要考科舉,四書五經(jīng)必須得參透。排在五經(jīng)之首的,就是今天推薦的這本書《詩經(jīng)》,它不僅在古代是科舉必讀,在21世紀,也是教育部指定閱讀書目,改朝換代幾千年,它的地位還是不可動搖,由此可見它有多經(jīng)典。 曾有人統(tǒng)計過,出自《詩經(jīng)》的成語有 300多個,像是:窈窕淑女、未雨綢繆、衣冠楚楚、小心翼翼、天作之合、愛莫能助.....全是如今咱們還在頻繁使用的成語,流傳至今的詩句更是不勝枚舉。 詩經(jīng)還是部“起名寶典”,不少令人稱贊的好名字都在其中: 民國才女林徽因的名字,出自《詩經(jīng)·大雅·思齊》:
諾貝爾得主屠呦呦的名字,來源于出生時父親隨口吟誦出《詩經(jīng)·小雅·鹿鳴》:
瓊瑤阿姨為何叫瓊瑤,也是出自《詩經(jīng)》:
建筑學家梁思成、宋藹齡女兒孔令儀、著名學者王國維......他們的名字都是出自詩經(jīng)。 但說回來,《詩經(jīng)》最值得推薦的,還是因為它所涉及的內(nèi)容主題很多,幫助孩子們了解先秦時期的政治、社會、文化、樂器、兵器、植物、動物等方方面面。 有描寫清新歡快的田園風光和勞動景象的《十畝之間》: 十畝之間兮, 桑者閑閑兮。 行與子還兮。 十畝之外兮, 桑者泄泄兮。 行與子逝兮。 有人民苦于勞役、對君主發(fā)出的微詞的《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有表現(xiàn)兒子歌頌母親,并自責自己不能盡孝的《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詩經(jīng)》最大的美,就是內(nèi)容豐富到映照出生活的方方面面,帶著孩子一起感受古人的吃、穿、感情、理想.......這樣的文學和美學的雙重滋養(yǎng),是給孩子在這喧鬧的人世間, 心底留下一抹永不枯竭的清泉。
2、50多種名物考證 精彩插畫,是文學經(jīng)典,也是美學和科普的經(jīng)典 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p> 為了讓孩子更好的理解《詩經(jīng)》中包含的鳥獸、蟲魚、草木......這套書特意增加了【名物考】欄目,讓孩子在讀詩經(jīng)享受經(jīng)典文化的同時,也能準確地理解和被科普。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名物的圖片,均選自日本江戶時代學者細井徇的《詩經(jīng)名物圖解》,這冊圖解是公認的描繪《詩經(jīng)》名物最為完整和精美的名物圖。 很遺憾的是,因為年代久遠,原畫已經(jīng)有了污損。但為了讓孩子看到最完美的畫作,出版社對每一幅圖都進行了細修調(diào)色,讓娃感受詩經(jīng)年代的風物原貌。 《關關雎鳩》中,提到的鳩是什么樣?——
《詩經(jīng)》中常出現(xiàn)的卷耳、芣苢(fú yǐ),到底是什么?——
以往只能靠想象的鳥獸蟲魚,從此都有了具體的畫面。 一些無具體意象,但情境很美好,出版社特別邀請了國內(nèi)數(shù)十名插畫家,專門為每一詩作畫,通過插畫最大限度的傳遞給孩子。 當我們一邊讀著書中的美麗詩句,一邊欣賞著這些精美的插畫,會有一種穿越到二千多年前,與古人交流的奇妙感覺~ ![]() ![]() |
|
|
來自: 政博 > 《28 經(jīng)典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