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侃海我哪敢說話啊3小時前 文章來源丨Vista看天下 當(dāng)代中國未解之謎:一個男生究竟可以有多少個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爸爸和兒子? 最近,94年的男演員彭昱暢在節(jié)目上說,他和好哥們的相處方式,就是有事沒事讓對方管自己叫“爸爸”。 這堪稱當(dāng)代男生相處的經(jīng)典模式,誰喊過誰知道。 他們和長輩或不熟的人相處,還是客客氣氣的。但要好的男性平輩之間,則一定要追求精神上的英年早育,熱衷于給自己收一二十啷當(dāng)歲的大兒子。 甚至,年紀輕輕就三代同堂。 或許,這就是男人吧——對象可以沒有,婚可以不結(jié),但子孫后代一樣可以一大把。 我拿你當(dāng)兄弟,你拿我當(dāng)兒子 這種平輩之間非要升華成父子關(guān)系的愛好,顯然是來源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父權(quán)崇拜。 父權(quán)社會和封建家庭文化的影響下,爸爸是一個人從小就知道的最具權(quán)威的象征,是整個家庭都要尊敬甚至服從的存在。直到今天,這種影響力依然存在。 愛玩占人便宜的“倫理哏”的相聲界,也對社會影響廣泛。畢竟郭德綱和于謙一場相聲下來,恨不得于謙的媳婦爸爸兒子能占一半分量。 明明是平輩卻成了對方的父親,無論是輩分還是地位,都立刻上升到了“我占了你便宜、我比你高一等”的心理愉悅感。 當(dāng)然,“喜當(dāng)?shù)边@事兒,肯定得看當(dāng)事人之間怎么想。如果包含惡意,那么強行做人家的父親其實某種程度上是在表達對對方母親的羞辱。 但是在男生的友誼中,這層意思完全被消解掉了,“互為父子”反而成了證明關(guān)系夠鐵的標志。 就像之前網(wǎng)上流傳的一個男生宿舍段子里,男生的交往中,你可愛的室友兄弟既有可能會因為你在群里的一句話,就分頭帶回了五份不同的外賣—— 也會因為你的愚蠢大罵這個不孝的兒子是個憨批。 彼此之間的囂張和反囂張就像吃飯一樣稀松平常,反正誰也不會真的嫌對方騎在了自己脖子上。 特別是在受對方之托的時候,看似要借機占人便宜,其實一句“爸爸”和“乖兒子”就是男生心目中的“謝謝”和“小事一樁”。 當(dāng)然,很多時候大家都寧死不做兒,但被求的那一方也不會因為對方嘴硬就不幫忙了。 所以說,那些表面上像親兄弟一樣、背地里卻想做對方的“爸爸”的人,其實大多本質(zhì)上還是毫無芥蒂、真心相待的好朋友。 畢竟大家都不傻,腦子正常的人誰會敢隨隨便便就跟交情達不到那個境界的人進行“到底誰才是爸爸”的推拉? 說起來,大概也是因為現(xiàn)在的社會環(huán)境里“兄弟”開始通貨膨脹,誰人都可以隨隨便便地稱兄道弟。 看似熱絡(luò)的氛圍里,其實有時你根本分辨不清昨天還親熱地叫著你兄弟的人,下一秒會不會捅你兩刀。 在這個層面上,真的能經(jīng)得起一聲“我是你爹”還歷久彌堅的友情,其實也挺珍貴的。 你究竟有幾個好“爸爸” 說起來,雖然生身父親的唯一性不容質(zhì)疑,但當(dāng)代年輕人對這件事不怎么上綱上線,張口就管別人喊“爸爸”也喊得越來越自如了。 當(dāng)然,是在自己親爹聽不到的地方。
中國老話不是一直講嗎,大丈夫能屈能伸。 在現(xiàn)代人的思想中,它可以被解讀為:“虎毒不食子,所以專家建議野外遇到老虎跪下認爹可避免生命危險?!保ㄕ`) 正經(jīng)地說,其實意思是這一代人的文化里,遇到比自己牛X的人,用做兒子來表達自己對對方的贊美也沒什么不可以,喊人“爸爸”極為順口并毫無心理負擔(dān)。
via.@冷知醬 有時,是對金錢和玄學(xué)的屈服讓人甘愿為兒,只為祈求大佬的恩賜能臨幸自己卑微的命運。
有時,則是某些個人英雄主義的時刻實在太過耀眼,讓一個人在他人眼中升華成了父親一般值得尊敬的形象。 看足球的人都知道,每個曾在危急時刻拯救了球隊的守門員都宛如球迷的再生父母,在高光表現(xiàn)后會立刻貴為一隊之父。 曾經(jīng)我們表達崇拜到愿意以身相許的感情,會說“我要給你生孩子”(不限男女);如今,只需抱住大腿喊一句“爸爸”就完事兒了。
還有的時候,人們只是對某個人的才能實在佩服得五體投地,除了“爸爸”兩字實在不知還能怎么簡單粗暴地表達對他的吹捧。 比如電影界的溫子仁導(dǎo)演,憑借一部《海王》的成功讓DC看到了翻身的可能,也因為自己的才華年紀輕輕就坐擁幾億真心贊美他的兒女。
說白了,這種約定俗成的表達習(xí)慣,其實還是因為大家默認父親這個意象就是強大的、有能力的、值得仰望的代表。 雖說傳統(tǒng)倫理上父親的唯一性神圣不可侵犯,但在如今的社會環(huán)境中,在這些語境下戲謔地自認為兒子,其實只是換種方式調(diào)侃自己的弱小罷了。
女生當(dāng)?shù)卸嘁?/strong> 當(dāng)然,“叫爸爸”文化影響到的不止是男生。女孩子想當(dāng)起爹來,可能比男生還狂野。
如今,女孩子喜歡用男性化的稱呼自稱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從自稱“女漢子”到自稱“我是你爹”的,一般會被認為是同一類型性格比較豪放的女生。
很多人都疑惑過,為什么女生為了體現(xiàn)這種輩份上的優(yōu)越,不會讓人叫“媽媽”呢? 可能是因為從直覺上就讓人覺得十分奇怪,會潛意識覺得母親這個身份關(guān)于血緣的聯(lián)系更強烈,聽起來不止是大家鉚足了勁兒想占據(jù)輩分高地那么簡單。 而且囿于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我是你媽”聽起來總是沒有自稱爸爸那么孔武有力、威風(fēng)凜凜,氣勢上先軟了三分。
但反過來,人們對性別的預(yù)設(shè)也導(dǎo)致女生玩?zhèn)惱砉5挠嗟胤炊蟆?/p> 女生想表現(xiàn)自己的權(quán)威和地位時既被默許可以自稱“爸爸”,也可以回到女性的身份自稱“老娘”、“姑奶奶”。然而對于男性來說,一般人還真不敢自稱老娘姐妹,否則只怕會被旁人嘲笑得抬不起頭。 更有意思的是,男生用倫理梗評價這個世界的時候,可以說是十分單純了。 夸人就是爹,噴人就是龜兒子和孫子,選擇范圍不外乎直系親屬,直到最近一年才發(fā)展出來個“弟弟”。 女孩們要是想表達對誰的贊美,那可是大有開枝散葉的胸懷。 尤其是在追星的世界里到處認親,威猛高大的是爸爸,溫柔可靠的是哥哥,古靈精怪的是弟弟,惹人憐愛的是兒子……一不留神就把不相干的人變成了爺孫關(guān)系,還湊出了個四世同堂。 到頭來發(fā)現(xiàn),嗨,自己可能就是個感情騙子罷了。
不是所有人都經(jīng)得起 父子關(guān)系的考驗 還有一種情況,當(dāng)“叫爸爸”發(fā)生在異性之間,它很有可能是情侶關(guān)系中的私人情趣。
有一次某節(jié)目上說到“為什么有的男人喜歡讓女朋友管自己叫爸爸”,一旁的何老師不禁露出了“再說下去就不能播了”的謎之表情。 深究原因的話,大概依然是父權(quán)崇拜的延伸,和男生從中能獲得的愉悅和滿足感。
當(dāng)然,人和人對于這種倫理梗的接受程度還是很不一樣的。 有的女生喜歡主動管男朋友喊“爸爸”,就像真的獲得了來自父親一般的安全感;也有的會為此撓頭撓到頭禿,還要上知乎提問:“反感男朋友總讓我叫他爸爸怎么辦?” 就像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相聲演員拿搭檔的老婆孩子做包袱,也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能接受這種倫理玩笑。
有人喜歡趁其不備占人便宜,當(dāng)朋友說話以“吧”字結(jié)尾的時候,他非要應(yīng)一聲“哎”。在能接受的朋友之間,大家笑笑就過去了。 但也有人專門以捉弄人為樂。 網(wǎng)上流行一種故意用套路騙對方(基本是女生)無意間管自己叫爸的視頻。比如問女生,你會不會唱吉祥三寶呀?等人家唱完第一句,立刻答應(yīng):“哎!”然后看著對方一臉想打人的樣子幸災(zāi)樂禍。 觀眾看這種視頻也一樣在享受那種耍機靈騎在人家頭上的快感,卻沒考慮到被捉弄的人介不介意。
說到底,就像足夠鐵的男生之間才敢肆無忌憚地爭相做爹,不是所有的人際關(guān)系都經(jīng)得起上面壓一顆“父子關(guān)系”這么重的砝碼。 它的本質(zhì)是雙方對于互相尊重和開玩笑的底線能不能達成共識,對于玩?zhèn)惱砉5倪吔绲降滓徊灰恢隆?/p> 那些口頭上收了無數(shù)個子孫的男人也并非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他們最終大概都要被自己真正的兒子擺一道吧↓
|
|
|
來自: 昵稱535749 > 《男女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