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中國注冊營養(yǎng)師鄭飛飛 編 / 趙亞楠 【搜狐健康】網(wǎng)上流傳“椰子油是世界上最健康的油”,各購物平臺高調(diào)宣稱“適合老人、孩子、孕婦各種人群”、“可以減肥、治口臭、防便秘、呵護皮膚等”各種神奇療效,甚至推薦每天必須飲用。椰子油真的有這么神奇嗎?
椰子油健康?我們先說說脂肪酸 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多,常溫是液態(tài),為了滿足人體的需要,在膳食中不應(yīng)低于總脂肪來源的50%。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單不飽和、多不飽和,相對于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的益處具有更強的科學證據(jù)支持。動物油飽和脂肪酸多,常溫下呈固態(tài),長期大量食用,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要控制食用。 但在植物油中,椰子油是個特例,它在常溫下是固態(tài)的。椰子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7%,甚至比豬油還要高。2017年6月,美國心臟學會在其主辦的科學期刊《循環(huán)》上發(fā)布了脂肪攝入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最新公告。其中專門提到了椰子油,說它不可避免地會增加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從而增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不過,椰子油中的飽和脂肪酸不是豬油里的硬脂酸,也不是棕櫚油里的棕櫚酸,而是中鏈脂肪酸——月桂酸。它可以直接被吸收進入血液,有一些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攝入同樣多熱量和脂肪的情況下,椰子油可能更不容易讓人發(fā)胖。這可能是個好消息,但它仍屬于各國膳食指南中限量的油脂。 椰子油能減肥?我們先說說攝入量 坊間說椰子油能減肥,起因是美國康奈爾大學醫(yī)學院助理教授圣翁吉在《Time》雜志上說,椰子油含有65%的中鏈脂肪酸(MCFA),不依賴乳糜微粒運輸,能直接進入血液循環(huán),相較于長鏈脂肪酸能快速被消化吸收代謝,所以比較不會增加脂肪堆積,可預防肥胖、代謝癥候群。 雖然如此,但是,椰子油畢竟屬于油脂類。仍然可以按照減肥的總原則來考慮:當攝取的熱量超過需要時,剩余的熱量會儲存于體內(nèi),并轉(zhuǎn)換為脂肪儲存起來,就會造成肥胖問題。即便是椰子油也一樣,當你用它來減肥時,同時還要考慮一天中總脂肪量、總熱量的攝入。 常見食用油不同脂肪酸比例
吃油,膳食指南這樣建議: 不管什么油,有什么樣的健康作用,攝入都要遵從膳食指南原則,否則就會給身體帶來負擔。 1 攝入量:關(guān)于脂肪酸攝入量是否均衡,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給出了參考:對于一般成年人,一天中總脂肪供能比20%—30%,飽和脂肪<10%。無論哪一種烹調(diào)油,每天的總量應(yīng)控制在30克以內(nèi)。 2 油品種類多樣:不要太專一于某一種油品,最好是不同種類的食用油輪換著吃,這樣才有利于脂肪酸平衡。 換一種烹調(diào)方式換一種油 不同的烹調(diào)方式應(yīng)該選擇合適的食用油,否則不僅造成不必要的營養(yǎng)損失,甚至還會影響食用安全。 高溫的爆炒、油炸:飽和程度高的椰子油、棕櫚油比較耐熱,適合比較高溫烹調(diào)。 一般溫度炒菜:花生油、茶籽油、精煉橄欖油可以用來普通炒菜。 低溫清炒: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做更低溫的清炒更好。 涼拌: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的亞麻籽油、核桃油、初榨橄欖油、芝麻油適合做涼拌菜。
|
|
|
來自: 一點珍珠 >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