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菊科植物蒼耳的干燥成熟帶總苞的果實。 性味
味苦、甘、辛,性溫。 歸經(jīng)
歸肺、肝經(jīng)。 功效
發(fā)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痛。 主治
用于風寒感冒,鼻淵,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等證。 相關(guān)配伍
鼻淵面有外感風寒者:與辛夷、白芷等散風寒、通鼻竅藥配伍,如蒼耳子散。(《濟生方》)
用法用量
煎服,3~9g?;蛉胪枭ⅰ?/p> 禁忌
血虛頭痛不宜服用。過量服用易致中毒。 相關(guān)論述
①《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蒼耳子,主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欒痛,惡肉死肌,膝痛,久服益氣?!?/p> ②《本草綱目》記載:“蒼耳子,炒香侵酒服,祛風補益?!?/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