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遙七 十點讀書原創(chuàng) 有人說,30歲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 到了30歲,你要承擔起更多的期待和責任,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發(fā)展方向,進入到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知乎上有人提問:人到30,有多少存款才有安全感? 底下的答案不一,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評判標準。 其實這可以理解,畢竟每個人的背景、職業(yè)、經(jīng)歷都不同,在多少錢能帶來安全感這個數(shù)字上自然也不盡相同。 但有位網(wǎng)友的答案我很贊同: 如果你半年不工作,你的生活依然可以照常運轉(zhuǎn),包括你的房貸、車貸,信用卡都能正常還款,那你就擁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感,生活也不會太緊繃。 但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的狀態(tài)就比較危險了,任何一件突如其來的風險,就足以讓你、乃至整個家庭遭受重擊。 換句話說,就是具體是多少數(shù)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足夠的存款,來撐得起一段穩(wěn)定的人生。 存款,就是你抵御風險的能力 同事老鄭上周重感冒,仍然堅持來上班。 我問他為啥不回去好好休息一下,他苦笑著給我描述了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tài): 每月翹首以盼發(fā)工資日的到來,工資一到手,先拿去還車貸、房貸、信用卡,剩下的,又要拿去給孩子交幼兒園學費,還要貼補家用,這么一算下來,手里的錢又所剩無幾...... 他說他經(jīng)常晚上愁得睡不著,不敢生病,不敢辭職,不敢休息...... 因為他深知,一旦停下來,原本一切辛苦維持的生活秩序都可能轟然倒塌。 2018《中國養(yǎng)老前景調(diào)查報告》顯示:中國年輕一代(35歲以下)中,有55%的人尚未開始儲蓄,也就說,有55%人的賬戶余額等于0,甚至是負數(shù)。 這意味著,在這個殘酷而風云變幻的社會,一旦有任何風險襲來,那這部分人很可能被打擊得潰不成軍。 年輕時,總覺得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一時花錢一時爽,今朝有酒今朝醉; 隨著慢慢長大,終于明白,這世間任何一件事都是有風險的,相對的你必須具備承擔風險的心理和能力。 你以為有了一份鐵飯碗的工作就可以后顧無憂,可社會變化如此之快,本沒有永久穩(wěn)定的工作,也沒有一勞永逸的生活。 你以為找到了一個靠譜的男人,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卻不知道婚姻本身就是一場賭博; 你以為父母是你永遠的港灣,可是你忘了,父母老了,身體早已大不如前,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就足以拖垮整個家庭......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唯有靠自己,才是真王道。 你銀行卡的余額從某種程度來說,就是你抵御未來風險的能力。 很多年輕人肆無忌憚地超前消費,原因只有一個——仗著身后有父母給你兜底。 可是父母操持半生,辛苦拉扯你長大,到老了不但沒有享受到你的溫情與回報,還要承擔給你兜底的壓力,你有考慮過他們的感受嗎?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既會做出選擇,也會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能拼到最后的人,靠的從來不是運氣和聰明,而是他的抗風險能力。 有存款,才能真正擁抱自由 前幾天,跟朋友璇子聊天。 她跟我抱怨,說現(xiàn)在的這份工作不僅工資少,而且經(jīng)常加班,老板不靠譜、同事不負責云云。 我聽不下去了,問道:那你為何不換一份工作呢? 璇子停頓了一下,面露難色:我也想換呀,但是我下月房租還沒交,上個月花唄還沒還,就我卡里那點錢根本不夠我撐過辭職過渡期的...... 得,還不是因為手頭沒存款惹的禍嘛。 這種事情在生活中還見得少嗎? 死守著一份痛苦不堪的工作,因為沒有積蓄,所以不敢病,不敢停,不敢辭職; 深陷一段垃圾婚姻,可是因為手里沒存款,怕自己一個人過不下去,所以遲遲不敢離婚; 夏天到了,想和別人一樣在健身房揮汗如雨,卻因為沒有積蓄只能望而卻步...... 華裔女星劉玉玲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說: 我從我爸爸那兒學到了一件事,就是什么事都可算作一門生意。所以我工作后一直很努力的攢錢,這筆錢叫做“去你的基金”。這樣,當你老板要解雇你,或是讓你去做不愿意的事情時,你就可以很有底氣的甩他一臉“去你的!” 是啊,生活中總是不盡人意, 迷茫的時候包含著壓力,落難的時候摻和著打擊。 但你的存款可以幫你在想要離開一個環(huán)境,離開一個人,扭轉(zhuǎn)目前不堪的局面時給你最有力的支持。 蔡康永說過:“我對于幸福感的一個重要標準是,我可不可以常常保持對很多我不喜歡的事情說不?!?/p> 很多時候,你的存款意味著你擁有了更多選擇權,也擁有向這個世界說“No”的能力。 存款,可以帶來底氣 聽過一位讀者的故事: 我是一個單親媽媽,離婚8年,剛離婚時我?guī)缀跻粺o所有,進入到一個全新的行業(yè),沒有人知道我是怎樣咬牙挺過那段日子的。 這些年來,我每個月省吃儉用、精打細算,銀行卡上與日俱增的數(shù)字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動力。去年,我終于用自己攢的錢在市郊首付了一套80平的房子。 身邊的人都覺得我瘋了:他們說,一個女人為什么要買房? 可我覺得不管是銀行卡里的積蓄,還是這套房子,它們對我最大的意義,就是擁有了一份獨立生活,不依靠別人的底氣。 電影《真情假愛》中有這樣一句話:“我愛的不是錢,我愛的是錢帶來的那種獨立自由的生活?!?/p> 一份體面的存款,就是一個人最硬的底氣,它是你在這個世界最堅硬的鎧甲,讓你披荊斬棘,堅強而無畏的迎接每一天的挑戰(zhàn)。 后臺有位讀者留言: 我是一名外賣小哥,來到大城市打工1年,每天風里雨里送餐,很累但是也很充實,目前已經(jīng)攢了3萬多,很多人都說大城市沒有歸屬感,可我每次一想到卡里的這3萬塊錢,我就充滿了在這個城市立足的勇氣。 正如毛姆在《人性的枷鎖》中所說:人追求的不一定是財富,但必要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撓地工作,能夠慷慨,能夠爽朗,能夠獨立。 你不一定要大富大貴,但是你需要擁有那么一筆錢,它代表了你無論何時都能游刃有余笑對生活的底氣。 縱觀平日里那些把日子過得滋潤舒坦的人,會發(fā)現(xiàn)他們大多有這樣的特點: 會賺錢,會花錢,更會存錢。 會賺錢:會賺錢是一種能力,一個會賺錢的人,是會隨著時代變化而成長,同時不斷挖掘自己個人潛能的。 會花錢:不要一味買買買,而是有節(jié)制有目的性地花錢,把錢花到自己真正需要的、質(zhì)量好的東西上。 會存錢:不是說要一味節(jié)省生活開支,而是每個月合理分配自己的收入,一部分固定的留給儲蓄或理財,另一部分則留做日常生活開銷。 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不舍得花錢的時候,并不意味著我們越來越吝嗇了,而是因為我們愈來愈成熟了,開始懂得以更合理的方式去規(guī)劃自己的錢財,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 只有控制得了金錢的人,才能更好地控制人生。 成年人啊,還是沒事少任性,有空多存錢吧。 愿你余生可以強大到保護自己在乎的人,愿你今天的努力和積累,能照亮你未來的人生路。 |
|
|
來自: 亮哥eoim8x8y62 > 《暢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