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嵩山之太室山

 hsgzlgg 2019-05-12

三山是指旅游勝地聞名的黃山、廬山、雁蕩山,五岳指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恒山;也有一種說法認為三山是傳說中的蓬萊(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三座仙山。三山五岳在中國雖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東、西、中三岳都位于黃河岸邊,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             之前,我已登過黃山、廬山、雁蕩山、泰山、華山、衡山和恒山。將嵩山列入最后,是因為“嵩山如臥”,可能比較容易攀登。在我進入70歲之際。完成登遍三山五岳之心愿。事實證明:我小瞧嵩山了。        
        嵩山,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古名為外方、嵩高、崇高,位于河南省西部,屬伏牛山系,地處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最高峰連天峰1512米;東西綿延60多公里;東依省會鄭州,西臨古都洛陽,南依潁水,北鄰黃河。嵩山地處中原,東西橫臥,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嵩高"、"崇山",西周時稱岳山。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陽后,以"嵩為中央、左岱、右華",為"天地之中",稱中岳嵩山。嵩山又分為少室山和太室山兩部分,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主峰峻極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連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接五代京都汴梁,西連十三朝古都洛陽,素有"汴洛兩京、畿內(nèi)名山"之稱。于奇異的峻峰,宮觀林立,故為中原地區(qū)第一名山。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更是神仙相聚對話的洞天福地?!对娊?jīng)》有"嵩高惟岳,峻極于天"的名句。

我們計劃先登太室山主峰峻極峰,經(jīng)十潭峽谷下山,然后,游嵩陽書院,最后,游少室山和少林寺。

 我們住在汽車客運總站附近。早晨6:20乘1路到市標,轉2路到嵩陽書院。

 7:14分到達嵩陽書院。8點開門,只見大門緊閉。

書院后面就是嵩山,因書院坐落于嵩山之陽,故稱“嵩陽書院”。

       北宋至道二年(996年)七月,宋太宗趙光義賜名“太室書院”并御書匾額。景佑二年(1035年)九月,宋仁宗欽定“嵩陽書院”之名,賜田一頃,并置院長。從此,“嵩陽書院”沿用至今。

       嵩陽書院是名揚天下的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湖南岳麓書院、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應天書院),是程朱理學的發(fā)源地。

書院大門的匾額是乾隆御筆題的四個大字:“高山仰止”,黑底金字,彰顯了嵩陽書院的地位。

       高山仰之:出處:《管子·九守》:“高山仰之,不可極也?!薄豆砉茸印し浴罚骸案呱窖鲋蓸O,深淵度之可測,神明之德術正靜,其莫之極?!备呱綖獒?,比喻崇高的品德,對崇高的品德的仰慕。

        我和老伴在附近吃早餐。由于老伴感冒,不能登山。因此,決定老伴游嵩陽書院,我獨自一人登太室山。從嵩陽書院前往峻極峰,全程約6公里,這是一條匯集眾多嵩山人文景觀的登山路線,歷代名人登嵩山,大都走這條線,這些名人中包括李白、范仲淹和徐霞客。
7:30分開始登山。
        從山腳下到達海拔1942米的峻極峰頂,總結分為三個階段,也可以說是三個臺階。第一臺階為嵩陽書院至中岳行宮路段,第二臺階為中岳行宮至三皇口路段,第三臺階為三皇口至峻極峰頂。其中第一、第二臺階比較難爬,因為坡度較陡,會消耗很多體力,有一定的難度?! ?br>  太室山的風景主要集中在老母洞以上路段,嵩山山峰的險要以及地質(zhì)運動的痕跡也多集中在此路段。峻極宮老母洞都依山而建,上山步道穿其而過,中岳行宮則在沿路的妙語中線的更特別,更具有大山中廟宇的氣度和風范。  
一路是一段坡道較緩的健步道,是地方政府考慮到群眾鍛煉身體的需求。

       走不多遠,路旁立一石碑,上書“疊石溪字石”。


       清康熙年間,景日昣退休后在此隱居著書。不遠處一塊巨石上有五個大字“霽月其襟懷”,意思是希望他的胸懷就像雨后的明月一樣純凈敞亮。

       景日昣(zhēn),清初醫(yī)家。字東陽(一作冬陽),號嵩崖。河南登豐人??滴跞辏?691年)進士,官至戶部侍郎。少習儒,因母病亦精研岐黃,并以醫(yī)易同源,亦參易理。撰有《嵩崖(一作厓)尊生書》十五卷(1696年)。為綜合性醫(yī)書,述五運六氣、脈法藥性、及用藥法則,分析病因病機、臨床各科證治等,附有方劑。

這塊碑石,不知為什么涂成這樣?

 僊(仙)游橋 

       看到很多游人在這段路上面游玩著,有帶著孩子的,也有老人們,看來靠著嵩山也給當?shù)厝说慕】瞪钤鎏砹艘荒聋惖纳省?/p>

這里有若干小石磴,可見是為了溪水而設?,F(xiàn)在,山谷中滴水不見。

 路口有一棵掛滿祈福的紅綢。奉天宮在支路上,沒進去。

 
 8:03到達老母洞站,可以從山腳下乘車到這里。

 旅游車來的方向。

 售票進山。半價20元。明年來就免費了!

 嵩山公園的正門口,看著石頭上的四個大字:中岳嵩山。真正的嵩山從這里開始了。

       進入嵩山的第一個小門叫做尋真門。過了這道門就是踏上了尋求真理征程:因為嵩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山,所以這里經(jīng)常被認為在半山腰有名道相聚。山頂和神仙通靈。而嵩山憑借五次地殼運動的歷史、古往今來的人文文化,也確實配得上仙境。
兩邊有聯(lián):“心悟紅塵過此門門通神宮,足踏名山尋真道道達仙境”。

       老母洞又叫老君洞,又因形如雞卵被人稱為雞卵洞,傳為唐時茅山宗道士潘師正所鑿,是嵩山著名的道教場所。
       以前這里供奉的是道教鼻祖太上老君,后來這里又同時敬奉無極老母,因此又被當?shù)匕傩辗Q為老母洞。無極老母在嵩山地區(qū)多認為是女媧,也有人認為是九天玄女、驪山老母。據(jù)說她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用千千萬萬應身做天上人間的保護神、創(chuàng)造神、生育神、生命神、福神、財神和送子神,因此在嵩山地區(qū)有著極其廣泛的影響,深受百姓敬仰,是嵩山地區(qū)百姓上山燒香的首選之地,香火極為旺盛。

 建于民國時期的鐘鼓樓兩邊對稱。

        嵩山以三教合一而出名,這點從登頂嵩山的路途可以窺見一二。經(jīng)常是一會兒還是道教的場所,過了一會就是祭奠佛教的香火。但是總的來看,嵩山還是一個道教名山,被稱為道教的第六小洞天。也是全真教中興的地方。在這里有著很多道教名洞:比如盤古洞、老君洞、女媧洞等等。一路走來,可以盡覽這些山洞。

 道院依山就勢而建,有上下三進院落。

       繞過老君洞沿臺階上行,還有一組供奉各路神仙的建筑。在位于右手二樓的殿中,有據(jù)說是全國唯一的銅質(zhì)老君造像。

        無極殿在二進院中,建制三間,硬山黃色琉璃瓦房,殿內(nèi)兩根合抱對稱盤龍木柱為清嘉慶四年制,龍體浮雕,栩栩如生,內(nèi)供無極老母神像。

8:40分 從這里繼續(xù)上山。

 一段長長的階梯。

  9:00分到達逍遙亭。

 路標

        這里沒有纜車,也不象泰山沿途盡是店鋪,少了許多商業(yè)味,多了幾分山本該有的氣息,自然和荒蕪的味道。

 觀音閣,在支路上,沒去。

  9:11分峻極宮。

 嵩陽門。

 “石船”

 峻極宮也稱安陽宮。

       從峻極宮繼續(xù)上行,沿途路過“云城”。由于常有云霧繚繞,故曰“云城”。所謂的“云城”、“石船”是斷裂坍塌而形成狀物巨石,也是嵩山億萬年前地質(zhì)運動所形成的巖石獨特景觀,巖層構造中斷裂、褶皺地貌等隨處可見。

        嵩陽運動是全球構造三大運動之一,也是形成嵩山的重要一個階段。在地球演變的編年史上,地球的年齡約在46億年左右,而嵩山距今已有36億年的歷史。當整個世界還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時,嵩山便橫空出世,嵩山嵩陽運動是發(fā)生在距今25億年的一次全球性地殼運動,由張伯聲院士于1951年在嵩山南坡發(fā)現(xiàn)并命名。“嵩陽運動”地質(zhì)遺跡界面是劃分太古與遠古的界限,界面之下是太古宙沉積地層——登峰群;界面之上是古元古代沉積地層——嵩山群。
       界面清晰的反映了太古宙末發(fā)生的一次廣泛而劇烈的地殼運動。這次運動使登封群花崗綠巖建造遭受擠壓變質(zhì)、褶皺造山、侵蝕夷平‘并形成了具緯向構造格局、多期構造變形和“三個時代”巖漿序列的古陸核。它標志著地球演化早期的一次重大的地質(zhì)事件。
       嵩山群屬濱?!獪\海相沉積,與登封群有截然不同的變質(zhì),變形和巖漿活動歷史,并以角度不整合覆蓋于等蜂群不同層位、不同構造部位上。
       嵩陽運動地質(zhì)遺跡是研究地球演化歷史的重要場所,國內(nèi)獨有、世界罕見、不可再生、損而皆無。
       嵩陽運動景點位于嵩山的山腰,峻極宮和中岳行宮的中間。嵩陽運動是嵩山旅游重要一部分,也是研究地質(zhì)發(fā)展過稱的重要資料。
       嵩山2003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地質(zhì)公園,從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五個時代的地質(zhì)現(xiàn)象都能在嵩山找到蹤跡,被稱為“五世同堂”。對地質(zhì)學有興趣、有學養(yǎng)的人而言,嵩山實在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再向上有一個可以歇腳的地方,聚仙亭。

 遠處可見行宮。

 米芾的“第一山”。有點托大了!
       中國享有“第一山”之名的大山不下廿座,其中立有米芾“第一山”石刻者有十余座:山東泰山、河南嵩山、江西廬山、湖北武當山、四川峨眉山、陜西終南山、浙江杭州吳山、江蘇盱眙南山、江蘇南通狼山、四川富順鐘秀山……  
  “第一山”三字是米芾的榜書杰作,千年來為世人所稱贊,但屢遭翻刻。各地的“第一山”都有自己的證據(jù),大家都在爭搶米芾的知識產(chǎn)權,紛紛說自己真而別處偽。各地“第一山”碑石的共同點,就是將三個字放大,刪去題詩,僅留米芾名款。這里連米芾名款也省了!

       女皇武則天曾多次登嵩山。唐武后垂拱四年(公元685年)武則天登嵩山,改嵩山為神岳,封中岳大帝為天中王,配有天靈妃。武后天冊萬歲元年(公元695年),她在嵩山峻極峰建筑登封壇,次年,又登嵩山峻極峰,加封中岳。封天中王為天中皇帝,天靈妃為天中皇后。并在峻極峰的東南邊立碑一通。碑文的內(nèi)容是武則天的自我歌功頌德,名曰:"大周升中述志碑"。并在縣城以西萬羊崗建筑祭壇,封中岳。后在這里接受群臣的朝賀。為了紀念封中岳這一盛大典禮,當年,武則天令改嵩陽縣為"登封縣",陽城縣為"告成縣",當年年號改為"萬歲登封元年",后又改為"萬歲通天元年"。到了公元700年,武則天再次攜群臣在嵩山峻極峰投金簡一通,內(nèi)容為:"上言大周國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岳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1982年5月,登封一農(nóng)民撿到武則天當年投下的金簡,武曌金簡為研究武則天封嵩山提供了"黃金佐證"。金簡現(xiàn)收藏在河南省博物院。
石刻“神岳”

       石刻李白“贈嵩山焦煉師”。當年李白聽說嵩山有個女道士焦煉師,住在少室山下石室中,已經(jīng)兩百多歲了,看起來僅有五六十歲的樣子,不食五谷,身輕體健,行走如飛,千里之遙,朝發(fā)夕至,于是李白就在嵩山到處尋求。一連找了多日,連焦煉師的影子也沒有見到,只好寫下了《贈嵩山焦煉師》一詩,表示甘愿跟她修道學仙的心情。

  石刻“定心石”

 9:40到達行宮。那里原為歷代帝王封禪中岳,登游嵩山中途的休息場所,人稱中岳行宮?,F(xiàn)在的建筑為仿唐風格,紅墻藍瓦蓋頂,古色古香中又有一份皇家氣象。

 三極老母殿。

         三極老母是嵩山特有的神,指的是無極老母、太極老母、皇極老母三神?!盁o極”是指太古時代,“太極”是指上古時代,“皇極”是指人類社會。三者合稱為“無生老母”或“無生圣母”

       自中岳行宮而上,山勢逐漸陡峭起來,登山石階也多了些原始景象,此處便是游人視為畏途的十八隈。

       當年,徐霞客登峻極峰時,也曾小心翼翼地在此攀援而過,事后回憶其過此段山路時“吾目不使旁瞬,吾足不容求息也?!逼潆U可想而知。

 天梯。手扶鐵欄,一步一級登爬陡峭的臺階,對今天的游客也是耐力和毅力的考驗。

 回看走過的臺階和遠處的行宮。

 又是一個又一個的陡峭且漫長的臺階。

 每看到一個平臺,希望是盡頭。 

 沒想到又是一更陡更長的臺階!

        步道時而直插向上,時而盤旋蜿蜒向上,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嵩山的最高峰。就在我還在不懈的努力攀爬的時候,前面山勢突然開闊,出現(xiàn)一個缺口,上面很多的黃褐色的巖石,青石步道也在這里暫時的中斷。褐色石頭大小不一,嶙峋怪異。走進其間,整個視野頓時開闊?;赝麃砺?,之間遠去的游人漸漸消失,步道如蛇般向那遠遠的甚至看不見的山底竄去。這里就是三皇口了,這個名字很容易讓我想起那出有名的《三岔口》,這里其實也就是一個三岔口。來路轉一個彎,青石步道就繼續(xù)向山頂蔓延,另外兩條一條是剛才上來的步道,一條是通往二仙洞的路。相接三條路都是青石步道,唯獨三皇口這個三角地帶怪石林立,一片黃土。

 10:35分到達三皇口。

 遠處山峰。后來才知道,那是我下山要經(jīng)過的山峰。

 繼續(xù)攀登沒完沒了的臺階。

 終于看見泥土做的臺階!登封壇要到了!

 武則天的登封壇。

 只剩遺址了。

       沒看見“峰中峻極”石碑和一方峻極峰地理標志石。懊惱不已!我準備從另一方向下山。突然發(fā)現(xiàn)在拐角處有峻極峰地理標志石!此刻是11:22分。屈指算來,我用了近四個小時走完了6公里長的登山之路,為自己贊一個!

        1491.73米。佇立峻極峰巔舉目遠眺,近處連綿的太室山巒,太室山西側不遠處的少室山,南面的箕山都盡入眼簾,風光無限,而吾心為之曠遠。宋代范仲淹到此有“不來峻極游,何能小天下”的名句,

       游客大都選擇原路返回或從法王寺方向下山,因為盧崖瀑布太遠,我是一直計劃好到盧崖瀑布的,只想橫穿“如臥”的恒山。峰頂有去往盧崖瀑布方向的指示牌,距離7.5公里。我沿著盧崖瀑布路標指示方向下山。
回首峻極峰頂。

       下山的路很糾結。從有關文字介紹看,此條登山線路,從嵩門的峽谷里行走,沿途景觀不多,視野不能及遠,且提升坡度較大,路程雖只有5公里,但體力消耗很大,走起來非常累人。問了許多當?shù)厝?,都勸我原路返回。理由是:標識不多,且不清楚。容易迷路。又碰到從中岳廟上來的游客,說花了五個小時。我估計下山最多四小時,決定一人下山。后來,整個下山過程中,沒見到一名游客,心中始終忐忑不安,這是后話。
       剛開始的感覺很爽,一方面下山很輕松,另一方面景色的確很美!整個上山過程艱辛,兩邊樹木阻擋視野,什么都看不見,只看到前方無窮無盡的臺階。若不是登頂?shù)男拍?,很少有人堅持下來?/p>

 松樹的形態(tài)非常漂亮。

 又是一個三極圣母殿。

       下去還有兩三座寺院,基本上都已經(jīng)敗落,房屋建筑破落不堪,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想來已經(jīng)是無人看守了。這里還有幾戶農(nóng)家和提供給游人住宿的地方,當然條件也是有些艱苦的。農(nóng)家里礦泉水以及一些簡單的食物出售。礦泉水4 元一瓶,價格倒也公道!

 祖庭

  下山遇見的第一個路標。

 這是往白鶴觀、三皇口等方向。

 沿盧崖瀑布方向下山。這條路沒有精心的修整過,很多的地方都還是保持著比較原始的山路的樣子,沒有青石板的點綴。但是這樣,給我的感覺卻是更像是在一座大山中攀爬了,嵩山,也因為山路保持的原生態(tài)顯得更有山的氣勢和雄偉了。。

 臺階也是石頭拼的,而且窄了許多。

 周圍云霧繚繞。

 此處也許因為背陽,所以所有的樹木都向右伸展。 

        松林石徑路旁出現(xiàn)一井,旁有“西流泉”字樣的題刻。井中有水,但水面飄有雜物。正在井旁休息的兩個山民云此水還能飲用。

      水歷來與山是不能分割的,山水之間,更顯風情。從這里往下,就能體驗到了山與水的組合給嵩山增添的景致。繞過西流泉,沿著山路向前行走,眼前視野突然開闊,山路像一條靈蛇一樣向山下蜿蜒而去,不時的把身段隱藏在山峰樹林之間。站在這樣的一個高點上,看著沿著山脊蜿蜒而去的山路,竟然有些像是長城,在郁綠的樹林之間,有一條白色的軀干行走在蒼山之間。那山路的白色,在此時是多么的耀眼,多么的令人浮想連連。

  我手扶鐵欄,腳踩崖壁下至小路,一路輾轉至玉鏡峰嵩山國家基準氣象站。這就是在上山時看見的塔。

       從那里一路而行,發(fā)現(xiàn)自己是在太室山群峰的山脊上起伏行走,右側山下便是登封城區(qū),左側是起伏的山巒,山路漫長,但走起來倒是輕松。
下山的第二個路標。方向沒錯,心中一絲安慰!

       沿路走過幾座山峰峰巔,過青崗坪,前方出現(xiàn)一座有些破敗的小廟遺跡,旁是一座名為青童峰老母殿的小廟宇,墻上還有免費供應茶水的告示,令游人感到溫馨。

       青童峰盡處便是太室山山脊路的終點,自此而下則是一段較為陡峭的下山石階路,盧崖瀑布景點就在附近。看到水庫了。

 沿著山崖有漫長的棧道。

而且,還要往上爬!

       向前行走不遠,突見前方好像已經(jīng)無路可走,走近一看,路在一條山縫之間向下行去,不能看見最低端的去向,山縫間路全是臺階砌成,有鐵索供游人上下攀扶,此處甚是險要,走在其中,抬頭只見一線長天,其上有草木輔以生長。俗話說:上坡腳桿酸,下坡腳桿彎。這對我其實是最大的考驗。
        據(jù)了解到,出了一線天,不遠就是盧崖瀑布,只是現(xiàn)在因為沒有水,看不到瀑布,通過盧崖瀑布,向下經(jīng)過十潭峽谷,就能到達山腳下的滑草場,那里有一個售票口,此處有車可以出到中岳廟,當然也可以步行出去,從售票口走到公路上約有3公里左右。

      在這里巨大的山體突然裂開了一條300多米長、一米多寬的縫隙,上下有100多米高,走在縫中,抬頭只能看到一線天空 自“一線天”而下,崖壁如刀削斧劈。

       出來一線天,沿著山路下行,前方山路陷入巖層形成的口中,山體巖石像是一把大大的遮陽傘,山路穿其而過。

 吊橋。

 遠處又要爬山?走近后,方知虛驚一場,原來是圍墻!
 

 這是下山第三個路標!

 吊橋。

       山崖上有一些水絲滴下來,淅淅瀝瀝的,路邊的巖壁上還有一些紅色醒目題字題詩,山壁間有水流出。我沒有細看題字,倒是接了一瓶的水解渴,然后繼續(xù)下行。走下去之后,才回頭發(fā)現(xiàn),這里應該就是傳說中的盧崖瀑布。遠遠地看見,高高的山崖上面,有一道水流流過的痕跡,呈倒八字向兩邊敞口,有點像是微觀了的泰山南天門一樣,只有少許的水滴下,完全形不成瀑布,到了我剛才經(jīng)過的山路,就只有水絲了。
   盧崖瀑布有些讓我失望,或許是我來的不是時候。相傳唐玄宗年間,盧鴻乙被封為諫儀大夫,但他無意做官,于是就來到嵩山隱居,在太室山下廣招天下才子,設壇講學,后人遂稱此崖為“盧崖”,有一股泉水流下,平時泉水瀉崖而下,好似千丈珠簾高掛長空,澎湃之聲,如虎豹怒吼,如雷聲轟鳴。得名“盧崖瀑布”

下山的第四個路標。

        盧崖瀑布面對的就是蜿蜒而下的十潭峽谷,一條小溪緩緩的往山下流淌,他們的背依懸崖,在山谷間向下流淌成十個大小不一的水潭,故得名“十潭峽谷”。由上而下分為:黑龍?zhí)丁⒛藵尽⒕蹖毺?、錦碧潭、玉鏡潭、清心潭、扶琴潭、映楓潭、落印潭、擱筆潭。每一個潭都有他們神秘的的傳說和歷史典故。黑龍?zhí)兑騻}娃在此摸螃蟹;墨浪澗可洗去人的煩惱;也稱“滌煩磯”。

       聚寶潭傳說為八仙登嵩山會晤中岳神時藏寶之處,據(jù)介紹說,在公元2000年六月,潭內(nèi)無數(shù)水泡翻轉聚攏形成一條活靈活現(xiàn)的白龍,人稱“天龍顯身”;

錦碧潭可以觀望美景,一切盡收眼底;

 玉鏡潭為當年武則天玉境落地而成;

 清心潭潭形如心,洗滌而去蒙心之塵;

 扶琴潭為水流而下,瑟瑟而成琴音;

 映楓潭楓葉似火;落印潭為盧鴻乙先生印章落地而生;擱筆潭為盧鴻乙先生畫筆所化而成。

 可惜無水流,則無溪水,更無瀑布。潭也成了死水。

 迎仙橋

 快到出口時,看到路邊有一眼水井,名“盧崖井”,又稱長壽井,是乾隆爺命名的。

       走過十潭峽谷,下面就是滑草場。這里有一個大大的廣場,一些拉客的摩托車、三輪車都在這里等客。由于這個時節(jié)來的游人很少,也可能是因為盧崖瀑布沒有水所以影響了來游玩的人。這里因而顯得有些寂靜,有些落寞。
       此時15:05分,11:25分從峻極峰至此的下山7.5公里路程,我花了三個半小時。
       從此處到中岳廟尚有4、5公里的公路,但無景區(qū)公交車,這也是登封旅游服務管理不到位的地方。到中岳廟一人30元。正好有三位游客同行,一路步行,一個半小時后到公交站。中岳廟也沒時間參觀了。
溫馨提示:
1、從峻極峰到盧崖瀑布下山,路上的標識很少,要勤問當?shù)厝恕H舻街性缽R,在青童峰老母殿就可問清楚路,從那里走,只需兩個多小時。
2、景區(qū)無水,因此,對盧崖瀑布、十潭峽谷要有心理準備。
3、帶足水和干糧。要防曬。陰天要帶雨衣,不能打傘。
4、上山時,不能性急,保持勻速,一步步上,不要頻頻看前方那無窮無盡的臺階,使心態(tài)變壞。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