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一字定乾坤 長安→西安 雖是只有一次之差,但是說起長安就能想起盛世,改成西安滿腦子都是泡饃和肉夾饃。 ▽腦子里的長安應該是這樣的 ▽心中的西安是這樣的 姑蘇→蘇州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span> 雖然蘇州也美,但是總差點韻味。如果《天龍八部》的姑蘇慕容復變成蘇州慕容復,倒是沒了翩翩公子的感覺。 02 查無此“陵” 廬陵→吉安 廬陵歐陽修從此成了吉安歐陽修,聽著就像是革命家。 江陵→荊州 李白的“千里江陵一日還”能感受到地方的飄逸,覺得在這里只待一天實在是太短了。若是“千里荊州一日還”感覺像剛從戰(zhàn)場歸來一樣... 蘭陵→棗莊 要先說明一下,棗莊不產棗!蘭陵王變成了棗莊王,這個名字真的聽不出他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試想一下五月天的《入陣曲》里的“蘭陵撩亂忙”改成“棗莊撩亂忙”,一下子從古代的兵荒馬亂來到了現代的農村包圍城市。 一網友說:曾經的蘭陵書院后來改成了棗莊二中,當時內心也是崩潰的。 金陵→南京 金陵城是何等的風光,光聽名字都能感受到當時的繁華。 金陵十三釵只聽名字就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若變成南京十三釵,總感覺是什么文物... 廣陵→揚州 從此廣陵散絕,揚州散登場。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也成了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揚州。 03 城鄉(xiāng)結合部 牧野→新鄉(xiāng) 牧野大地多么遼闊多么大氣,改成新鄉(xiāng),走到哪兒人家都以為我是從鄉(xiāng)里出來的...牧野之戰(zhàn)也變成了新鄉(xiāng)之戰(zhàn),瞬間從國家級的斗爭變成了鄉(xiāng)村斗毆... 常山→石家莊 從此以后常山變成了中國最大的“莊”。
汝南→駐馬店 提到汝南,腦子是人杰地靈,這里是嫘祖的故鄉(xiāng),秦丞相李斯、志怪志異小說家干寶都誕生在這里。 但是一說起駐馬店,總覺得像是賣馬的。
徽州→黃山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徽州更像是代表了一種文化,愿意讓人小住幾天細細品味,而黃山...爬不動啊...
錦西→葫蘆島 首先葫蘆島不產葫蘆,它原本是一個海港的名字,因為海港貌似葫蘆,故取名葫蘆島。
04 十足的接地氣兒 瑯琊→臨沂 一卷風云瑯琊榜,囊盡天下奇英才。腦子里都是狹義江湖,改成臨沂似乎差點那么些意思,臨沂榜聽著就不專業(yè),代表不了整個江湖。
幽州→保定 腦子里都是驢肉火燒,登幽州臺歌也變成了登保定臺歌,總覺得是要去保定的地方電視臺表演才藝。
廬州→合肥 合肥這個名字真的看著就很胖,想一想以后介紹包青天變成:大家好,這是合肥第一才子包拯...聽著好像就不太聰明的樣子。
琴川→常熟 琴川應該是仙俠劇中常用的地名,比如《古劍奇譚》里的歐陽少恭在此夜船彈琴,如果改成常熟...在常熟夜船彈琴,總覺得這個人琴技也不怎么樣...
陳倉→寶雞 明修暗道,暗度寶雞,對不起我真的不是來偷雞的,而且寶雞真的也不產雞!
九原→包頭 感覺呂布能哭死,從此那句:“吾乃九原呂布,來將通名!”就要變成“吾乃包頭呂布,來將通名!”然后我們就會聽到以下對話:
“駐馬店袁紹,來也” “臨沂孔明,來也” “石家莊趙子龍,來也” “保定張翼德,來也” “西雙版納孟獲,來也” ... ...
這個時候 邯鄲在一旁發(fā)出了笑聲 真羨慕你們這些能改名字的地方 不像我 三千年都沒改過名字
其實古代的取名好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簡略 要不然 不教胡馬度陰山 就要改成 不教胡馬度G7高速泉子溝收費站
對不起 雖然押韻 但是我實在讀不出美感 |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