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中外文學史上,歌頌?zāi)笎鄣脑娫~可以說燦若星河,幾乎每一個人詩人都會留下關(guān)于母親、母愛的詩?,F(xiàn)選錄一些共賞: 近代比較好的:《今生今世》(余光中)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
 是聽你說的
 第二次,你不會曉得
 我說也沒用
 但這兩次哭聲的中間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蕩了整整30年
 
 《呵,母親》(舒婷)(摘錄) 你蒼白的指尖理著我的雙鬢我禁不住象兒時一樣
 緊緊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親
 為了留住你漸漸隱去的身影
 雖然晨曦已把夢剪成煙縷
 我還是久久不敢睜開眼睛
 我依舊珍藏著那鮮紅的圍巾
 生怕浣洗會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溫馨
 《母親》(洛夫) 母親卑微如青苔,莊嚴如晨曦,
 柔如江南的水聲,
 堅如千年的寒玉,
 舉目時,
 她是皓皓明月,
 垂首時,
 她是莽莽大地。
 《紙船》(冰心)(因有的回答已給出內(nèi)容,不重復)
 古代較好的有:《游子吟》(唐代孟郊)(這首詩,是中國人都會吟誦幾句) (歲暮到家 / 歲末到家》(清代:蔣士銓)( 這首也十分動人?。?/p>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其它: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 ( 詩經(jīng)《小雅·蓼莪》)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王冕《墨萱圖·其一》)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 孟浩然《送張參明經(jīng)舉兼向涇州覲省》)
 鎮(zhèn)時賢相回人鏡,報德慈親點佛燈。 (李洞《感恩書事寄上集義司徒相公》)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 (徐熙《勸孝歌》)
 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 國外較好的有:《仿佛》(泰戈爾) 我不記得我的母親\只是在游戲中間\有時仿佛有一段歌調(diào)\在我玩具上回旋\是她在晃動我的搖籃\所哼的那些歌調(diào)
 我不記得我的母親\但是在初秋的早晨\合歡花香在空氣中浮動\廟殿里晨禱的馨香
 \仿佛向我吹來母親的氣息
 我不記得我的母親\只是當我從臥室的窗里\外望悠遠的藍天\我仿佛覺得\母親凝注我的目光\布滿了整個天空
 《致我的母親》(歌德)(摘錄) 我對你的愛,也是如此離不開我的胸中,盡管人生的長河,
 時而受痛苦鞭笞,洶涌地卷過,
 時而受歡樂的靜靜的撫愛,
 遭到覆蓋和阻攔,使它不能
 向太陽露面,不能映著四周圍
 返照的陽光,在你這慈母的眼前
 向你顯示你兒子是怎樣崇敬你。
 母愛是最無私的愛,是最偉大的愛,任何優(yōu)美的詩句,只能表達對母愛感恩之情的一二,卻無法訴盡我們對母親的愛! 值此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祝天下所有的母親身體健康,快樂開心,安享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