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質永遠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 生產管理中對品質的重視程度決定了產品的質量水平。所以生產部門對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的有效程度是做好品質工作的關鍵。如果一家企業(yè)只會對產品出廠前檢測,那無疑于死后驗尸,不做好整個生產過程質量監(jiān)控,是做不好品質管理的。 建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質量控制是全員、全過程、全面的共同工作,必須把全面質量管理的體系工作建立起來,讓生產部門尤其是生管人員明白自己在質量工作中的重要性和責任。 建立質量體系的過程中,要開展一系列的培訓、宣傳工作,讓質量觀念深入到每個員工心中。生管人員的品質認識極為重要,如果只追求產能而不顧質量的思想將是企業(yè)的災難。本人親見一個對質量極度漠視的制造企業(yè),比同行起步早好幾年,經三十年發(fā)展仍停留在作坊階段。 把品質指標納入生產部門的績效考核中。根據公司質量目標,進行詳細分解,各個部門包括生管人員的績效考核中都要體現品質工作的優(yōu)劣。生產部門人員會把重點放在產量和成本上,一般不會把質量管控作為自己的主要工作,所以如果沒有獎懲的品質管理肯定是做不出成績的,只有對品質控制的結果進行有效激勵,才可能實現企業(yè)質量目標。 質量考核機制要建立到每一個層級每一個員工,讓領導重視,讓員工用心,這樣才能實現全員參與。 定期召質量會議。要定期組織品管部門、生管部門、采購部門等相關品質工作的人員進行溝通會,對企業(yè)一個階段的質量工作做出總結和分析,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和下一步重點。 不要覺得開會是形式主義,如果一項工作的成果連總結公布的機會都沒有了,那么誰還會把這件事當成重要事情來管理呢?會議上的各種問題有助力于企業(yè)品質控制的改善和提高。 推動生產部門自發(fā)做好品質,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溝通工作,另外要取得最高級領導的大力支持,適當時要用強勢手段來公開證明品質管理的決心。 |
|
|
來自: 堅持最后5分鐘 > 《品質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