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節(jié)穴位與時展 人體有十二經脈,每天有十二時辰與之照應,按時取穴、點穴,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點穴的基本原理是:人體氣血在經絡臟腑中流行灌注因時間的不同而衰旺不一,當經脈臟腑氣血流注旺盛時, 該經脈臟腑就處于功能活動的“旺時”,所屬經脈上的穴位就有一兩個處于“開時”;當經脈臟腑氣血流注衰減時,該經脈臟腑處于功能活動的“衰時”,所屬穴位就處于“閉時”。而穴位分布在經絡上,如同交通樞紐,按時間重傷其位、阻止其氣血就可以產生閉氣閉血的效果,而引起嚴重反應,如不及時施救,氣血逆行可致死。所以有“點穴逆經” 1.十二時辰與現(xiàn)代時間對應換算: 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對應現(xiàn)代時間一天為24小時,所以一個時辰為兩個小時。 換算為: 子時:23時至1時, 丑時:1時至3時 寅時:3時至5時 卯時:5時至7時 辰時:7時至9時 已時:9時至11時 午時:11時至13時(下午1時) 未時:13時至15時(類推) 申時:15時至17時 酉時:17時至19時 戌時:19時至21時 亥時:21時至23時 午時三刻相當于中午十二點,這個時辰易測,在太陽光底 下,人影重疊 2.十二時辰應點之穴: 子時:氣血流注于足少陽膽經。 應點穴位:風池、肩井、環(huán)跳、風市、懸鐘(肩井為 要穴)。 丑時:氣血流注于足厥陰肝經 應點穴位:中封、五里、章門、期門(章門、期門為 要穴)。 寅時:氣血流注于手太陰肺經。 應點穴位:云門、尺澤、列缺、太淵(太淵為要穴)。 卯時:氣血流注于手陽明大腸經。 應點穴位:合谷、手三里、曲池、巨骨(此經無要穴)。 辰時:氣血流注于足陽明胃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