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弦,簡單來說,就是三個或以上的音的組合。那,如果要組成一個有三個音的和弦,豈不是有很多種可能?(小二度+小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小三度……小編算了一下,至少有35種) 如果是要組成有四個音的和弦……那就更多了。 所以,這次我們將介紹一些超級常見的和弦,來給大家梳理一下思路! 音與音的距離——音程 在開始之前,大家需要知道音程這個概念。音程是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單位為“度”。比如,從C到E經(jīng)過了3個白鍵(見下方的鍵盤),所以C-E是三度;同理,D-A就是一個五度(因?yàn)榻?jīng)過了5個白鍵)。 最小的音程是小二度(也就是“半音”),其次是大二度(也叫“全音”);一個全音的距離相當(dāng)于兩個半音。(在吉他里面,半音就是同一根弦上、挨在一起的兩個音的距離,如E-F就是1個半音;全音就是隔開一個品的音,如C-D) (上圖紅圈圈中的就是半音) 而三度,我們可以分為兩類:大三度和小三度,如:1-3是大三度,2-4是小三度。 三度疊置,組成和弦 按照傳統(tǒng)的和聲理論,和弦是三度三度地、從主音往上疊加的,例如G和弦(5-7-2)中,5是主音,5-7是一個大三度,7-2是一個小三度。 按照這個理論,我們可以開始推導(dǎo)和弦了。 首先是三和弦,它是由三個音按三度疊置形成,我們上面所舉的G和弦就是一個三和弦。一般,我們的三和弦都是順階和弦(沒有離調(diào)音),關(guān)于一個調(diào)的順階和弦如何推導(dǎo),可以戳怎么快速推導(dǎo)調(diào)內(nèi)順階和弦? 七和弦 七和弦,是四個音按三度疊置形成的,由于根音與冠音相差一個七度,所以叫七和弦,例如G7和弦(5-7-2-4),其中2-4是一個小三度,根音5與冠音4相差一個小七度。 常見的七和弦有:大七和弦(maj7)、屬七和弦(7)、小七和弦(m7)、半減七和弦(m7-5)、全減七和弦(dim7)。(咦,你想知道更多七和弦?見爵士樂常用的7種七和弦,你都掌握了嗎?) 那,七和弦會是什么樣的感覺呢?怎么用呢?我們來看看小楊老師滴視頻: 一般大七和弦可以用在I、IV級,屬七和弦用在V級,小七和弦用在IIm、IIIm、VIm級,而VII級一般用半減七和弦。用級數(shù)來表示大調(diào)中的七和弦的話,就是: Imaj7、IIm7、IIIm7、IVmaj7、V7、VIm7、VIIm7-5 九和弦 九和弦,是在七和弦的基礎(chǔ)上再往上疊加一個三度,如Cmaj9和弦:1 3 5 7 2。從根音1到高八度的2(九音),需要經(jīng)過9個音(123456712),即1與高八度的2相差一個九度,故稱九和弦。 常見的九和弦有:大九和弦(maj9)、屬九和弦(9)、小九和弦(m9)。由于九和弦的音比較多,我們可以省略五音。 跟七和弦相比,它有更加朦朧的音響效果: 十一、十三和弦 按照之前所說的推導(dǎo)方法推到這里時,大家會發(fā)現(xiàn)和弦的音越來越多了,十一和弦有6個音、十三和弦有7個音……這儼然已經(jīng)成為一條音階了。 但實(shí)際上,我們運(yùn)用十一和弦、十三和弦時,并不會彈奏出全部的音(全部彈奏出來會很“糊”,并且吉他上不方便同時彈出全部音);更多情況下,我們會使用延伸音來理解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例如:G13和弦=G7和弦(5 7 2 4)+ 13音(3)。 常見的延伸音有9音、11音、13音。這樣,Cmaj9和弦其實(shí)就可以理解為Cmaj7+9音(2)。 最后,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和弦:掛留和弦(把三音改成十一音或者九音)、在搖滾中非常常見的強(qiáng)力和弦(只有主音跟五音)、六和弦(把七和弦的七音變成六音)…… 雖說上面的和弦比較常見,但把它們用得好也可以讓曲子變得很動聽、不那么“常見”(俗氣)。(和弦都給你了,你也記得給我朵小黃花哦!在最最最下面) 誒?你想知道和弦怎么按?——可以先把指板的音階記下來(見超好記的音階指型思路,你真的不學(xué)嗎),再找相應(yīng)的音哦! ——以上內(nèi)容由助教 翔撰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