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短 縱橫合度 行書不同于楷書嚴密結體所呈現(xiàn)出來的靜態(tài),而由于連筆減畫引起的動感所帶來的節(jié)律變化,故在章法上就要按照字形的自然結體,對縱勢橫勢不同的結體,處理得縱橫有度、錯落有致,以提高節(jié)奏韻味。如《蘭亭序》中的“或取諸懷抱”中的“取”字,按自然結體是既短又是橫勢,但王羲之在這里寫成縱勢(圖01),把它拉長了。為什么要這么寫呢?因為“取”上“或”字是縱側左,而下一個字“諸”是橫勢,如果將“取”字再寫成橫勢,就不甚協(xié)調,章法上也顯得呆板了,故把“取”字寫成縱勢,就顯得穩(wěn)定協(xié)調而有變化了。     01 02 03 04
長短縱橫、大小輕重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有的對比強烈,有的對比平和,這是兩種不同的格調。這與作品的性質和作者的個性、藝術追求有密切關聯(lián)。一般講,偏重實用而又端莊的,大小輕重、縱橫長短對比要弱而緩和一些,格調較平穩(wěn),如歐陽詢的《千字文》,陸柬之的《文賦》(圖02,局部)等都是這類作品。如果作者要表現(xiàn)自己的情緒,而且性格較容易沖動,又有藝術氣質,則易追求大小輕重、縱橫長短對比起伏比較強烈的,如蘇東坡的《寒食帖》,米芾的《苕溪詩帖》(圖03,局部)。 大小輕重、縱橫長短的處理又與章法上的虛實疏密有很大的關系,疏密虛實也是黑白的關系?!坝嫲桩敽凇?,即一字一行乃至整幅作品都要留有恰當?shù)膮f(xié)調的空白。在黑白關系中,黑是結構線條的具體形象,是視覺可視可識的;而白則是無固定形的,其大小和形狀是多變的,是隨線條分割而成的。故黑色的線條是構成白色形塊的分界線,空白的形狀和大小是和線條的行筆與疏密相一致的。線條疏或細處,留白即大,即虛;相反,線條茂密粗重,留白即小,即實多。所以結體的縱橫長短和大小輕重,都和黑白對比產生密切的關系。如果線條茂密,即顯得擁擠,留白必少;線條過疏,留白必多,易顯得寬松。故在整幅作品中,妥當?shù)亓舭赘鼮橹匾?,它是整幅作品章法的“氣眼”,空白留得恰好、協(xié)調,能提高作品的神韻氛圍。如蘇東坡《寒食帖》的“銜紙”(圖04),超長的直筆,在粗重茂密的線條中,顯得特別空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