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國之中,繞不過去的一個人便是曹操,從低微之處起,做到了那樣的位置,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負我”盡顯其風(fēng)姿。曹操不僅僅是個政客,是個將軍,他還是個詩人,他的詩作至今人被人們流傳。而曹操的兒子們有兩位最為著名,其一便是曹植。他繼承了父親的智慧與才能,十歲便可出口成章,背詩寫文不在話下。 ![]() 當時與曹植憑借著敏銳的觀察力和博學(xué)的知識,經(jīng)常跟父親談古論今,觀點獨到,很是得曹操賞識,再加上他經(jīng)常跟隨曹操一同征伐,與曹操感情很深。曹操稱魏王后,曹植和曹丕開始爭奪王位。兩兄弟的爭奪熱火朝天。因此被厚黑的曹丕看成是自己王位繼承道路上的一個絆腳石,心中也悄然升起了對弟弟曹植的怨恨,并且曾經(jīng)想多次找機會殺死這個潛在的威脅。 ![]() 史書中記載,曹丕和曹植兄弟兩人出游,正好遇見了兩頭牛在墻角下相斗,不久其中一只牛被另一只牛打敗了,墜入到了井中。于是曹植靈光一閃,又想到一個整治曹植的好借口。他命令曹植以死牛為題作詩,但是詩中不可以出現(xiàn)“牛、井、斗、死”這四個字。馬走出一百步,必須做出一首四十字的詩,如果馬將一百步走完,他還沒做出來,就把他殺了。 ![]() 曹植不敢違令,策馬而馳,攬筆賦詩曰:兩肉齊通行,頭上帶橫骨;行至兇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此詩寫完后,一百步還沒走完。曹植臨危不懼,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華再次化險為夷,幸免于難。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將這首詩和七步詩作比較,普遍認為這首詩的難度要更大,因為詩中不能提牛字,而表達出兩牛相斗的事情,但曹植出口成詩,不得不說其才華曠古爍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