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的文化史上,唐朝和宋代是最頂峰的時代。在這時期內,文化圈中產(chǎn)生了非常多有名的文人。大家經(jīng)常所說文化圈中的八大家指的也就是唐宋時期的,其中唐朝占兩個,宋朝占六個,僅僅是蘇家就出了三位。柳宗元曾經(jīng)是唐朝文化的代表,歐陽修等人所代表的則是宋朝的文化核心。八位文人在各自的領域內都非常有名,同時各自的風格也非常明顯。大家肯定也很好奇,他們之中誰的能力更加厲害一些呢?我們不妨來仔細分析一下他們! “唐宋八大家”實際上在剛開始的時候并不是“八大家”因為蘇家出現(xiàn)了三位,當時把這三位歸類成一家人,所以在收錄他們文章選集的時候,也就成了《六位先生文集》,在這之后八大家的名字才逐漸穩(wěn)定下來。八大家當中,蘇家就有三個,這三個人就是蘇洵和他的大兒子蘇軾還有他的二兒子蘇轍,這三人當中,蘇軾的作品一直作為小學到高中的教材。其他二人各有風格,相對之下問世的作品相對少一點。蘇家的三人有“三學士”之稱。除了八大家的說法以外,人們還把王安石、歐陽修,蘇軾,曾鞏四人合并為“宋四家”,再把柳宗元、韓愈、歐陽修和蘇合并稱為四大家。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各位的身世和成績。 韓愈:現(xiàn)河南省人,出生于七六八年,八把大家當中第一人。韓愈于七九二年考上進士,八一七年在宰相身邊做了行軍司馬,晚年又做了吏部侍郎,終年五十七歲,去世以后被追封為昌黎伯。最為人所知的作品是《春雪》。 柳宗元:七七三年出生,字子厚,老家在現(xiàn)在的山東運城,與其他七位并列為八大家。韓愈的別稱特別多,因為曾經(jīng)做過柳州刺史,大家又叫他“柳柳州”。初中教科書上《小石潭記》就是他所寫的。從他的這篇文章來看,他的內心是非常孤獨的,他的這種內心狀態(tài)應該是由大環(huán)境所造成的吧?歐陽修:字永叔,又叫六一居士,現(xiàn)在江西省人,以一零零七年出生。歐陽修是北宋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早年也在朝中為官,在政治方面很有抱負,是宋代古文運動的代表者之一。 蘇洵:北宋著名的文學家,一零零九年出生,四川人,和他的兩個兒子并列為“三蘇”。蘇軾:四川人,別名蘇東坡,一零三七年出生,是北宋的書法家,畫家和文學家。蘇軾的經(jīng)歷在“三蘇”當中屬于最豐富的,他性情豪邁,所寫的詩詞也更加偏向于激昂型。在一零五六年,三蘇一起到京城考試,考官剛好是歐陽修。歐陽修看到他的文章之后,對他大肆贊賞,也正是從那時候起,蘇軾的名稱響徹京城。一零七一年,蘇軾主動請纓,做了杭州的通判,隨后被調任為密州的知州,在一零七七又出任了徐州知州,兩年后調至湖州做知州。同年發(fā)生了烏臺詩案,蘇軾因此而被捕入獄。這個案件可以說讓他的人生徹底改變,從原本的高高在上直接被貶入谷底。說是的心情也從一開始的滿懷激昂到整天郁郁不歡,經(jīng)歷過一段時間之后又徹底領悟過來,寫下了很多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的詩詞。從蘇軾入朝為官開始,一輩子都在升職與降職之間徘徊,一直到一一零一年病史。宋高宗上位之后又將他追封為太師。蘇轍:四川人士,和蘇軾是兄弟關系,北宋的宰相,著名文學家,“三蘇”之一。 王安石:北宋人,一零二一出生,現(xiàn)四川省人,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一零四二中了進士,之后開始入朝為官,曾主持改革,不過沒有成功,遭到保守派的反對,第一次罷相。在一年之后,再次受到宋微宗的重用,可惜隨后再次罷相。后來因為保守派在朝中勢力變大,新法被徹底廢除,心情日漸沉悶,最后在鐘山病逝。王安石所作的詩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風格,這也是他的人生際遇所造成的。 曾鞏:北宋史學家,政治家,文學家,字子固,江西省人,他出生于儒學世家,祖上所有男丁都是著名學者。曾鞏的祖父和父親都曾經(jīng)是北宋非常得力的大臣,他從小聰明又好學,在很小是時候就會讀詩,考取功名后走了他祖父和父親的路,心存百姓,懂得百姓的疾苦。 八大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而且在各自所在的領域都有很高的成就,大家覺得誰的造詣更高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