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王”白居易一生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敘事詩,如《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今天我們探討一下《琵琶行》背后的故事。 白居易被貶竟和一起謀殺案有關(guān) 在白居易被貶的前一年,唐朝的節(jié)度使派刺客殺死了要上朝的宰相武元衡,大臣裴度也受到重傷,頓時朝野一片嘩然。白居易此時在朝中是個閑職,不是諫官,但是他卻上書極力主張嚴(yán)懲兇手,這被朝廷中的小人認(rèn)為是“越制上書”,有擅越職權(quán)之責(zé),再加上一些莫須有的罪名,于是被貶為江州司馬。 偶遇琵琶女 被貶為江州司馬,沒有實權(quán),且是個閑差,這無異于變相發(fā)配,這使得白居易的性格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往意氣風(fēng)發(fā)的他變得消沉悲涼。 一晃兩年過去了,一日,白居易在潯陽江頭送別友人,遇到一位琵琶女,這位琵琶女談著手中的琵琶,這陣陣的琴弦聲,似乎訴說這自己的不幸,白居易此時被她的歌聲打動,也憤懣自己的遭遇,于是寫出了這一曲動人心弦的《琵琶行》。 《琵琶行》 分手,本來就是一件傷心之事,有可能是一生的永別。白居易和老友在這茫茫江水上,靜靜的看著月光,聽到清脆的琵琶聲,更加增添了一抹離別之苦。 接下來,琵琶女被邀請出來彈唱,她緩緩走出,手里抱著琵琶,半遮著臉,更顯出這位琵琶女的神秘和心中的一絲苦楚。 白居易用大段的篇幅描繪了琵琶女彈琴的場景,可以看出琵琶女彈琵琶的技藝之高超,更表達(dá)了這位琵琶女的內(nèi)心世界,這每一聲弦響,每一個音符,無不是在訴說這她的故事。琵琶雖然沒有感情,但是演奏出的曲調(diào)卻如此撥動心弦,感人肺腑。 一曲終了,這位琵琶女訴說這她不幸的遭遇,從青春美麗轟動一時琵琶女到年老色衰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外出做生意,而今她只能孤獨(dú)的守著船只,望著這凄涼的秋水和秋月,每個孤獨(dú)的夜晚更顯得無限悲涼,無人訴說。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聽到琵琶女的訴說,白居易也聯(lián)想到自己,自從離開長安來到這里,身體的衰落和精神的空虛,使得自己每況愈下,經(jīng)常獨(dú)酌飲酒,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女又彈奏一曲,使得在座的客人都哭泣不已,誰哭泣的最傷心,一定是江州司馬白居易。 這首詩有有對琵琶女不幸遭遇的同情,有對白居易自己政治打擊的憤懣,更多的是想表達(dá)人與人的之間的平等與尊重。 白居易,一個被貶官員;琵琶女,一個地位卑微的女人,完全屬于不同世界的人,在此時卻產(chǎn)生了精神上的共鳴,這是一種善良而美好的傾聽與訴說。 寫到此刻,眼睛也有些濕潤,每個時代,都有其不同的特點(diǎn),但是善良與與美好在每個時代都可以得到共鳴。我們或許在某一天會來到陌生的地方,舉目無親,但是陌生人一個真誠的微笑都可以讓人無比感動,這就是美好的善良和人文情懷。 時至今日,琵琶亭還屹立在九江城西,已經(jīng)有1200余年的歷史,琵琶亭歷經(jīng)了戰(zhàn)亂,目睹了歲月的變遷,雖然多次移址,但是在人們心中,白居易、歌女和一曲《琵琶行》卻永遠(yuǎn)烙印在人們的心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