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們要明確現(xiàn)代漢語的“介詞”和“連詞”的意義,介詞跟名詞組成介賓短語作句子的狀語(放在動詞前面),而連詞則起連接作用.我們看下面的例句: 1.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因為 《廉頗藺相如列傳》 2.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 因為(《信陵君竊符救趙》) 你看看這兩個例句就可以看出哪個是介詞哪個是連詞了. 例1的中心動詞時“欺”,句子的翻譯是:趙王哪里能因為一塊和氏璧的緣故欺騙秦國呢?這個句子的整體意義是強調(diào)“不敢欺騙秦國”,中心動詞是“欺騙”,“以”與“一璧之故”構(gòu)成介賓短語,作動詞“欺”的狀語,這個“以”譯成“因為”,是介詞. 例2是兩個句子,一是公子賢,多客,一是諸侯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全句的翻譯是:諸侯因為公子賢能,有很多門客,(所以)對魏國不敢動用武力發(fā)動戰(zhàn)爭.這里的“以”(因為)是連接兩個句子的,表達(dá)的是說明諸侯不敢動用武力的原因,所以,這個“以”是連詞. 我們再看兩個句子: 3.時操軍兼以饑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戰(zhàn)》) 4.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例3的“以”翻譯成“因為”,但它是中心動詞“死者”前面的修飾成分(原因),不起“連接”作用,是介詞. 例4的“以”翻譯成“因為”,它不是與“兩人”一起組成介賓短語作“在”的修飾成分,而是“連接”“不敢加兵于趙”和“兩人在”這兩個句子,表明因果關(guān)系的,所以,這個“以”是連詞. 其實,文言虛詞理解的關(guān)鍵是語言環(huán)境,句子的上下文. 上述說明不知道能否讓你理解.這個可能要當(dāng)面講解才能更好.最好問問你的老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