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數(shù):912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在古代很多皇帝,家世顯赫,他們都是靠自己的父親,才能坐上皇帝之位,朱元璋卻不同了,他從小窮苦出生,對其他孩子更是富有同情心,早在朱元璋打天下時,他就收養(yǎng)了多名養(yǎng)子,小乞丐在朱元璋的麾下,迅速發(fā)跡,成為了明朝西南邊境的門戶,那就是沐英。 沐英與朱元璋之間發(fā)生的事,史書記載了下來,這件文物六百年后,才重見天日。 我們再來說說古代陶瓷,陶瓷器種類繁多,其中有一種叫梅瓶,整個瓶體細長,像極了梅花瘦骨嶙峋的樣子,因此得名,在民間流傳,名著《金瓶梅》有可能跟此瓶有關(guān),不過這也可能只是一個傳說,新中國解放后,曾經(jīng)的古董販子陳老板收到了一個好貨,仔細一看此物是明初朱元璋時期的珍品,于是花重金買了下來。 那個瓶子從外形上看起來非常大氣,整個瓶身都是青花配飾,而且肩部牡丹特別大氣,重要的部分是在梅瓶的腹部,用青花瓷寫著,蕭何月下追韓信,非常的形象。 元朝時期,江西景德鎮(zhèn)有許多官窯,專門負責(zé)為朝廷燒制瓷器,元朝末年陳友諒獨霸江西,最終朱元璋積蓄力量打敗了他,占領(lǐng)了景德鎮(zhèn)官窯,命官窯制造一批梅瓶,作為賞賜百官的禮物。 武定侯郭英曾救過朱元璋的命,朱元璋就賞賜了他一個梅瓶,曾送給劉伯溫三顧茅廬梅瓶,這個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正是朱元璋送給養(yǎng)子沐英的。 沐英作為朱元璋的養(yǎng)子,在明朝建立后立下,赫赫戰(zhàn)功,當年隨鄧愈征討吐蕃,得到大將登禹的連連贊賞,后來在北伐中擊敗蒙古大軍,隨后沐英被朱元璋派往云南長住于此,云南沐府成了南邊陲的重要門戶。 可惜的是,朱元璋的妻子馬皇后病逝后,沐英聽聞養(yǎng)母病逝,傷心欲絕,從此一病不起,緊接著太子朱標去世,沐英痛心去世,朱元璋非常悲痛,將沐英的靈柩從云南運回到了應(yīng)天(今南京),沐英安葬在觀音山,而那個梅瓶也隨著沐英而入葬了。 陳老板得知這個梅瓶時,通知了專家,傳家看到后,覺得沐英的墓可能被盜,隨后沐英墓確實被打了一個盜洞,當時劉伯承元帥執(zhí)政南京,在他的帶領(lǐng)下,不到一個星期,盜墓團伙全被抓,為首的盜墓賊直接槍斃。 墓已經(jīng)被盜墓賊破壞了,考古專家,對墓進行保護性的挖掘,出土了很多珍貴的文物,這些珍貴的文物都如數(shù)交給國家,沐英死后,還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