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應證:凍瘡。 使用方法:取60~90克的桂枝,加適量水煎煮,水開5~10分鐘后用藥液外洗凍瘡處。 注意事項:一天外洗的次數(shù)越多越好,時間越長越好。如果凍傷處已經(jīng)破潰,則需外洗后再涂用蛋黃油等其他藥物。 北方的冬天一般很冷,很多在室外工作的人不但穿棉衣、戴棉帽,而且還戴棉手套,就這樣,好多人還是會被凍傷,輕則腫硬,重則成瘡。好多凍瘡病人都會用民間偏方——茄子根、麥苗等煎水洗,有一定的效果。不過,經(jīng)過對比驗證,用桂枝煎湯洗患處效果更好。 有兩種辦法可供選擇。 1.取桂枝(中藥房有賣)60~90克,加1升左右的涼水,在爐子或煤氣灶上用大火煮,水燒開后5~10分鐘就可以了。待水溫稍涼之后洗泡凍瘡部位,每次10~20分鐘,每日2次。一般情況下,2~3次即可痊愈。如果有凍傷破潰的情況,用桂枝煎煮的水洗泡之后再涂點蛋黃油則更好(關于蛋黃油的應用下節(jié)會講到)。 2.取桂枝60~90克,加1升左右的涼水,放在火上煎煮的同時,就開始用一小塊毛巾蘸著藥液洗擦凍傷局部,隨著水溫的升高,先是涼水,后是溫水,再后來就是開水擦拭局部了。水燒開后5~10分鐘,關火,繼續(xù)用這個水來洗擦,直到中藥液變涼。 為什么桂枝治療凍瘡的效果這么好? 中醫(yī)認為,凍瘡,就是寒邪侵襲人體局部而出現(xiàn)經(jīng)脈不暢的病變,由于桂枝味辛、甘,性溫,有發(fā)散風寒、溫通經(jīng)脈的作用,所以,桂枝治療凍瘡,特別是輕型凍瘡,效果顯著。 記得2006年冬天,有一個做小買賣的30多歲的女性病人來到門診,她的手又腫又硬,稍碰則痛,說是被凍得太厲害了,尋求中藥治療。于是,讓中藥房取桂枝270克,分3份,每天用1份。由于患者凍傷較重,告知病人用法是: 取一份桂枝放在沙鍋里煮的同時,用一塊布蘸著沙鍋里的涼水開始擦洗凍傷處,水慢慢地變熱,凍傷處也慢慢地變熱。藥液燒開后,放溫,繼續(xù)泡洗患處,每次10分鐘,每天2次。3天后,腫、硬就消了。 哦,對了,后來翻書,也看到了有關記載,比如1980年的《新中醫(yī)》上潘文昭醫(yī)師治療凍瘡:用桂枝60克,加水1000毫升,武火煎10分鐘,待溫后浸洗患處,每次10~1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治療14例,效佳,一般1~6次即愈。 知識卡片 桂枝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故名桂枝。以枝條嫩細均勻,色紅棕,香氣濃者為佳。生用。性味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jīng)。 功效:發(fā)汗解肌,溫經(jīng)通絡,助陽化氣。現(xiàn)代藥理:鎮(zhèn)靜,催眠,抗驚厥,鎮(zhèn)痛,解熱、降溫,祛痰、止咳,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抗心肌缺血再灌損傷,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抗血栓,健胃,促進腸胃蠕動,利膽,抗腫瘤,利尿,抗炎,抗過敏、抗組胺,抗細菌,抗病毒。 主治風寒表證,寒濕痹痛,四肢厥冷,經(jīng)閉痛經(jīng),蓄血癥瘕,胸痹,心悸,痰飲,小便不利。 本品辛溫助熱,易傷陰動血,凡外感熱病、陰虛火旺、血熱妄行等證,均當忌用。孕婦及月經(jīng)過多者慎用。 |
|
|